新闻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湖北强化生猪产能区间调控,银企对接缓解融资难
发布时间:2021/10/18 财经 浏览:251
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跌破盈亏平衡线,生猪养殖企业遭遇较大困难。根据湖北省农业发展中心调查,中小散户不少出现亏损。
湖北省政府及时出台《关于做好生猪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从产能调控、临时收储、产销对接、金融扶持等方面入手,帮助养殖户稳经营,推进生猪生产持续平稳发展。
强化生猪产能区间调控
“今年初,我们已经意识到‘猪周期’下行趋势来临,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出栏了一部分生猪。”近日,省生猪养殖协会会长、武汉金龙畜禽公司董事长雷贤忠说,“养猪养了30多年,最大的经验就是顺应‘猪周期’规律,做好调控。”
“平均四年一度的‘猪周期’是对养殖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大考。”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吃猪肉的人逐渐减少,牛羊肉消费不断增加,需要引导养殖户科学把握“猪周期”市场规律,合理规划生产节奏,确保全省生猪基础产能不出现大起大落,稳定在合理区间。
多了少了都不行,养殖数量多少是合理区间?
“全省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400万头至2600万头和230万头至250万头区间是比较合适的。”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黄国雄表示,为防止养殖大起大落,我省要加强生猪生产日监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保持能繁母猪存栏和规模猪场数量总体稳定。
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超过5%时,及时发布生产预警信息;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超过10%时,及时启动对重点养殖场的扶持救助。对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备案管理,实行动态监测,各地备案猪场数量要实行“减一补一”政策,保持备案猪场数量总体稳定。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备案大猪场,纳入全省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挂牌监测调度。
银企对接缓解融资难
“我们养殖企业贷款很难,农业土地不能抵押,生猪也不能抵押。”
“我们农商行推出了‘生猪贷’,可以进行抵押。欢迎来办理。”
9月2日,在省银保监会和省发改委的支持下,省信贷支持生猪养殖企业对接会在省农业发展中心召开。
现场,6家银行和14家生猪养殖企业面对面,就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养殖场资金困难等问题进行交流,并达成初步协议。
9月9日,省建行与武汉金龙畜禽公司正式签订6亿元信贷合同。“感谢省农业农村厅支持,6亿信贷支持的协议今天终于签了。”雷贤忠坦言:“缺乏资金是猪周期下行时最难过的关。”
“要急养殖户所急,以真金白银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吴祖云表示,要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帮助更多生猪企业缓解困难。
我省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规模养殖场的信贷支持力度。省政府要求在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养殖场按每头猪500–1000元额度新申请用于生产的流动资金贷款,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实施办法〉的通知》,省财政以不超过年贴息率2%的比例给予半年期贷款贴息支持。同时,大力鼓励开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提高养殖场自主补充流动资金能力。对生产经营困难的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金融机构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雷贤忠说:“养猪30多年,经历了9轮‘猪周期’,见过有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倒下。现在有了金融机构支持,贷款不再难。”
全省紧急增加3000吨收储
“我省临时增加收储3000吨,帮助企业应对困难。”9月6日,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处长何年华透露。
当天,我省出台《关于做好冻猪肉商业临时储备工作的通知》,支持年屠宰量超过15万头、具备猪肉冷藏储存能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屠宰企业开展短期(7-10月份)冻猪肉商业储备。
3000吨冻猪肉折算约为6万头生猪,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市县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主动申报。对屠宰企业短期商业储备的冻猪肉,参照《湖北省储备肉管理办法》的标准,省财政给予39元/头的电费和公检补贴,补贴资金直接下发到县,直接拨付到储备企业。
此前,我省已出台专门方案,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工作预案的要求,做好猪肉储备工作。省政府要求襄阳、黄冈和黄石等尚未完成常规储备任务的地方,加快推进收储工作。
在增加收储的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克服疫情影响,加强与广东、江苏、浙江、重庆等生猪主销区衔接,为养殖户“点对点”跨省调运生猪和猪肉产品,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检验检疫、运输通道等服务,帮助养殖户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我们的猪肉现在可以畅通无阻调运到全国各地,活猪也可以‘点对点’运出去。”10月8日,湖北金旭农业公司负责人潘向阳透露。
健全产业链应对市场变化
同样处于下行“猪周期”中,我省正大等企业并没有出现资金荒,银行也依然愿意放贷。
省农业农村厅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全产业链企业。
中国银行一位信贷员告诉记者,全产业链企业效益比较稳定,虽然养殖效益不好,但是正大饲料效益很好,价格一直坚挺,弥补了猪肉价格下跌。此外,做全产业链就会有工业产品做抵押,贷款政策障碍少。
“这一轮猪价下跌,损失大的是省内一些单一的养殖企业。为什么?没有全产业链发展,抗风险能力弱。猪肉跌了,饲料涨了,猪肉加工品卤肉、饺子、肉包子的价格也没有跌,相反因成本降低效益增加了。”黄国雄分析称,“养殖环节利润下降,那其他环节利润就可能会上涨,只有坚持饲料、种猪、养殖到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发展,东方不亮西方亮,企业才能经得起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