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恩施:阔步迈向新时代 土苗儿女心相连
发布时间:2021/12/01 新闻 浏览:84
“天上有个鹊桥会,土家有个女儿会。”每年七夕前后,恩施土家女儿会如约而至,硒都大地上都会传唱起悠扬的情歌,处处传递着浪漫的气息。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是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也是土家儿女和全市各族同胞翘首以盼的盛大民族节会。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2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41.12%。近年来,全市80万各族同胞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全市呈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硒都
“我一定会记住你们的爱心和帮助,记住这浓浓的民族亲情。”2020年4月18日,新疆籍在恩施务工人员阿布都哈力克热加甫在恩施市民宗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搭上了回疆的列车。临别时,他感激不已。
阿布都哈力克热加甫是新疆和田县不扎克乡人,2019年9月来到恩施一家餐饮店务工,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所在的餐饮店停业,加上自己生病住院,生活陷入了困境。
好在恩施市民宗局及时伸出援手,给他送去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协调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站给他买了回家的火车票,让他安心回家。
这只是恩施市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同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恩施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抓。
“太精彩了!”2021年国庆假期,恩施灯戏、傩戏、扬琴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在土家女儿城轮番上演,让游客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白天攀登恩施大峡谷,打卡著名景点“一炷香”;夜晚静坐于千仞绝壁下,品味实景音乐剧《龙船调》,也成为广大游客畅游恩施,领略土家悠久历史文化的不二选择。
民族团结筑梦想,文化自信谱诗章。土家女儿城、恩施大峡谷、土司城、梭布垭石林……各大景区已然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聚集地。近年来,恩施市坚持民族文化这个血脉不动摇,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将民族团结进步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定期开展富有特色庆祝活动,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民族大团结。
培育民族团结“金种子”
“同学们,动作耍起来的时候一定运用好交叉动作,手臂摆起来……”4月15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民族初级中学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学习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
民间舞蹈“板凳龙”属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演动作有“雄鹰展翅”“雪天盖顶”“黄龙缠腰”“猛虎下山”等,表演时需要队员相互配合、动作整齐一致才能舞出龙的造型。
作为恩施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芭蕉将侗乡非遗文化“板凳龙”舞蹈融入校园文化,让全乡学校师生了解侗乡习俗,展现民族运动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文化。
走进施州民族小学民族大团结展览馆,五十六个民族简介位列在“中华民族”的大标题内,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民族服饰、民族特色小物件,让展览馆充盈着浓厚的民族氛围。施州民族小学校长谭友兵介绍说,学校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个创建目标,确定每年九月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每年六月为“民族文化节”。今年8月,学校选送的器乐合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恩施扬琴《高山流水》还参加了“百花齐放,‘艺’心向党”少数民族器乐进京展演专场音乐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恩施少数民族器乐的独特魅力。以学校为主阵地、学生为主要对像、课堂为主渠道。恩施市坚持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民族地区产业兴村寨美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是种茶大户,一亩茶最高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初冬的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戽口村,晨雾弥漫,碧绿茶园若隐若现。聊起茶产业发展,戽口村侗族村民杨绪平喜形于色。
以茶兴乡,以茶富民。作为恩施玉露的发源地,芭蕉侗族乡把茶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茶叶基地12万亩,年产干茶9000吨,年产值逾8.58亿元。
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恩施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始终,按照“东进、西延、南拓、北展”布局,着力打造四条示范廊带,沿廊带周边打造特色亮点,形成一线串珠式示范群体:
以“女儿会”民族节庆发源地红土乡为示范打造“东乡”廊带,莲花池、稻池、石灰窑等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相继建成被命名;
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芭蕉侗族乡为示范打造“南乡”廊带,“恩施玉露”驰名中外,枫香坡、二官寨等一批乡村成为全国著名休闲旅游胜地;
以全省首个特色古镇沐抚为示范打造“西乡”廊带,建成5A景区“恩施大峡谷”,沿途少数民族群众人人吃上“旅游饭”;
以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龙凤镇为示范打造“北乡”廊带,龙凤镇成为全国扶贫综合改革样板,洞下槽逐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典范。
“村民有3000多人,土家族占了八成。”盛家坝镇二官寨村支部书记书康尚介绍说,二官寨村近百栋土家吊脚楼建筑保存完好,是土家族干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不少游客自驾来此,赏景、休憩。村里民宿一房难求,农家乐生意火爆。2020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1084元。
让群众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恩施市立足当地产业,推动特色村寨与乡村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市在建和已验收的26个特色村寨,其中10个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良好发展基础,一大批昔日贫穷落后的民族村寨实现华丽转身,成为美丽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