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恩施:打通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基层“科普之翼”更有力
发布时间:2022/01/06 新闻 浏览:90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入选中国科协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唯一。
如何打通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科普之翼”更强劲有力,飞得更高?
恩施勇于探索,发挥州市同城区位优势,恩施州及恩施市科协以推进社区(学校)科普惠民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共建科普示范区域,有效拓展了科普地域和空间,把科普服务精准送到群众手中,打通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显“颜值”
科普惠民设施能凸显社区“颜值”,有利于打通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
家住恩施航空路社区的居民陈峰时常驻足航空路二巷科普文化长廊。“以前这里的围墙都有不同程度损坏,现在社区对围墙和人行道进行整修,设置科普知识展板,不仅焕然一新,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科普知识,办得真好!”
恩施州、恩施市科协和航空路社区借助临街围墙、居民小区栏杆等载体“见缝插针”,建设全长1000多米的科普文化长廊,设置近500块科普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展示我国前沿科技成果、中医药发展历程、应急科普、健康科普等科学知识,为辖区居民带来全新体验。
“航空大道二巷两旁有私房200多栋,小区十几个,商铺林立,每天从此巷道经过的居民有近2万人。以前这里存在摩托乱窜、行人乱穿、管线乱牵、污水乱流、垃圾乱扔、车辆乱停、道路乱占等乱象、科普文化街建成后,管线入地、人车分流、垃圾归池,整个街区一下子‘靓’了起来。现在,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拍照打卡,特别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学宣传展板,构筑起一道亮丽的‘科技文化风景线’。”航空路社区书记谭珂十分自豪地说,正是科普工作开展得好,该社区才被评为湖北省科普惠民示范社区。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亚里士多德几千年前留下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饱含了公众寄予城市的期望与憧憬。经过科普惠民设施建设改造,老旧街区蜕变成靓丽的城市新地标,有效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居住品质。
航空大道二巷科普文化街只是恩施市建设科普惠民设施的一个缩影。
科普建设经费有限,建设场地选择在哪里?选择什么样的科普设施?什么样的材质才能经得起风吹日晒?恩施市科协积极申报省级、州级科普惠民设施建设项目,统筹全市科普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科普设施与街区环境融入一体,先建成亮点,然后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在全州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这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多借鉴和指导意义。”鹤峰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龚勋在参观恩施市科普文化街时夸赞道。
提“气质”
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科普惠民设施能提升社区“气质”,有利于打通社区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普设施“颜值”再靓,没有内在“气质”支撑,终究会在风雨侵蚀下褪去光鲜色彩。什么样的科普内容才能接地气、顺民意、暖民心?这是科普工作的又一难点。
“科普要站在民生服务的最前沿,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切实感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有价值和意义。”州科协普及部部长李宜恩颇有心得。
“科普要时刻保持‘用户思维’模式,‘闭门造车’的工作方法只会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恩施市科协普及部相关负责人说,投放的科普设施涉及内容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既要图文结合、通俗易懂,又要避免走入娱乐化的误区,力求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科普服务。
“航空路社区大党委与社区治理‘尖刀班’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社区重难点问题拟定民生实事清单,逐一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航空路二巷科普文化街区建设就是社区服务民生实事之一。”航空路社区“尖刀班”副班长彭集亮有着多年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解放路社区建设了以“走向复兴谱新篇”为主题的科普大道,为公众展示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科技发展画卷。老街道不仅有了新面貌,还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红色阵地,街区文化品质有力提升。
科普惠民设施建设不仅要因势利导,还要因地制宜。“我们学校的家长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孩子的各方面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领,对家长进行一些科学方面的普及可以事半功倍,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一个途径。”谈及在校门口建设家长科普宣传画廊的初衷,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江城希望小学校长唐海英用心良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前小天(化名)同学提及文化课学习都头疼,自从建设了未来教室,他当起了同学们的小老师,重拾学习的信心,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湖北省科普教育学校、龙凤镇初级中学副校长胡炜说。
“双减”背景下,孩子周末去哪儿成为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坐落在机场路社区附近的恩施州微型科技馆,自9月15日开馆以来,接待参观民众1.1万余人,成为恩施青少年周末的“网红打卡地”。恩施市科协联合市图书馆建设少儿科技馆、少儿图书馆,面向居民和学生免费开放,开辟学生课后第二课堂。州市同频共振,构建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科普平台,科普服务零距离。
强“内涵”
“颜值”与“气质”齐飞,社区共“内涵”一色。科普惠民设施能增强社区“内涵”,有利于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解放路社区建设了科普大道”“枫香坪社区建设了科普广场”“航空路社区的科普文化街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社区书记、“尖刀班”班长纷纷亮起各自的科普名片。
社区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科普工作看似“潜绩”,为什么社区书记要不遗余力地支持社区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火车站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其中一个小区有居民468户1061人,流动人口386户682人,商铺161户483人。流动人口多,居民素质参差不齐,矛盾纠纷多,小区又与火车站一路之隔,是恩施市的‘窗口小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迫在眉睫。社区干部讲破嘴皮,往往不如专家一句话管用,老百姓的知识水平提高了,矛盾纠纷就少了,工作也好开展。”枫香坪社区书记向丹说。
社区是居民居住之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恩施州、市科协联手社区,将科普服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相结合,通过科普惠民设施投放,面对面近距离服务群众,特别是针对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精准服务,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倡导和科普服务工作,发挥科普服务在整治社区人居环境、引领社区文明风气、提升居民科学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激活社区成员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基层社会自治。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社区居民对一块科普展板上的内容开启了大讨论。占道经营的摊点收回店内、小区栏杆点亮了路灯、医院破旧已久的围墙也跟着亮丽了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科普文化街的建设点燃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社会自治热潮。
“路畅通了,老百姓的心也就不堵了。”枫香坪社区“尖刀班”成员李华武一语道破。
恩施州科协负责人介绍,恩施市以科普惠民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强劲“科普之翼”,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在全州发挥了良好的科普示范引领作用。科协组织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要继续从解决群众身边的科普问题和科普需求入手,积极拓展科普惠民设施建设,潜移默化提升居民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让科普阵地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