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启明星“亮了”:“小个子”卫星藏着“大名堂”
发布时间:2022/03/01 新闻 浏览:143
2月27日上午11时06分,我国首颗“学生造”微纳遥感卫星“启明星1号”成功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以武汉大学学生为研发主体,遥感数据将免费全球共享。
11:06,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新构型火箭携带22颗卫星发射升空。
在武汉大学远程观看视频连线的师生们齐声鼓掌,由他们研发的“启明星1号”卫星正是22颗卫星之一。这颗“小个子”卫星,却藏着“大名堂”。研发团队负责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1号”虽然重量只有19.2公斤,成本仅相当于一颗大卫星的1/10,但它独创的“八谱段夜光遥感”可以实现24小时持续监测,可见光谱遥感能达到107公里幅宽、21米分辨率,红外遥感能达到100公里幅宽、100米分辨率。
“我们在红、绿、蓝三光谱的基础上加了很多,比如深蓝、浅蓝、深黄、浅黄、深红、浅红等等,使其载荷能够从400纳米到1000纳米,在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金光教授介绍道。
多谱段的设计想法,最初是由当时就读硕士二年级的武大学生李津津提出来的。“许多研究文章表示,如果想在夜间得到很好的应用,至少得是4个谱段,但现阶段国内最高的是三个谱段的一颗商业卫星,无法满足我们研究的需求。”李津津说。
让学生当主角是“启明星”项目2019年启动之初就确定下来的。50多人的学生团队,本科生占到近一半。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克服疫情困难,一路攻关。
“学生造,学生用。”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卫星将成为武大师生的“空间实验室”,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
“以前常用的是美国或者欧洲的卫星,我们需要的数据它不一定发布,它发布的不一定我们能用,‘启明星’成功升空了,以后我们就有了真正的‘空间实验室’,这个实验的设备是在天上,学生可以进行互动实验。”金光教授表示。
武汉大学学生柯诗韵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卫星拍摄我想要的地区,我想要的成像时刻,以及我想要的谱段,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不仅如此,“启明星”的遥感数据还将无偿向全球提供。目前,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熙教授已收到几十份来自全球各地的数据拍摄需求,包括联合国卫星中心、德国地学中心等。李熙:“他们都对我们卫星的数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我相信我们卫星的发射不仅能提升武汉大学的科研实力,也能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定的力量。”
看着“启明星”成功发射入轨,柯诗韵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6年前,刚上大学的她在《测绘学概论》的结课论文末尾写下的愿望,在2月27日这天被“启明星”点亮了。“我当时写的是:‘希望将来有一天,遥感卫星不仅仅是专业科研人员手里的工具,它也能够面向广大的学生和民众,做到真正地惠及学生,普及民众。’今天,‘启明星1号’,它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