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武汉中院牵来中联重科 鄂企龙头重整两年后脱胎换骨
发布时间:2022/04/01 新闻 浏览:130
3月22日,天刚蒙蒙亮,哈尔滨郊外寒气逼人。来自武汉翼达建设服务公司的塔吊工人赵勇正紧张作业,安装当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风电项目。
“这身崭新的羽绒工装是厂里配发的。”高空中,他冻得满脸通红却眼中有光。这位中年人经历了一波三折的企业重组,曾两年多未领工资。
“不仅活下来了,且成长势头喜人。”公司负责人感慨万千。从资不抵债,账上仅余9000元,到业务井喷式扩张,年营业收入2亿多,武汉翼达公司已成为法院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债务危机,助濒临倒闭企业起死回生的样本。
塔吊租赁龙头遭遇“滑铁卢”
“乱成一锅粥。”想起当年的情形,赵勇仍心有余悸。
武汉翼达,曾是湖北最大的塔吊租赁与安拆龙头,相关业务一度稳居全国前列,在“高光时刻”曾参与天兴洲长江大桥、汉秀剧场、新疆果子沟公路大桥等工程。
然而,随着业务扩张过快,外债高筑,加上管理粗放,资金链断裂,最终企业资不抵债,被迫停产。
2016年,武汉翼达债务已高达13.35亿元,面临400多名债主追债,涉讼80多起,债权人涉及多家银行、央企和大量民间投资机构。数度自救,也因高额债务最终失败。
由于无法正常生产。不少职工两年未领到工资,社保皆无着落,生活陷入困境。
2017年,债权人向武汉市中级法院申请对武汉翼达进行破产重整。
要不要受理破产重整申请?接到案件后,武汉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的法官们对武汉翼达的经营情况、行业地位、资质价值等进行了仔细调查。“该公司拥有两个很有‘分量’的国家级资质,近300名熟练的职工队伍和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以及多年积淀下来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含金量不低。”
对于仍具有拯救价值的企业,如果能通过破产重整制度加以挽救,避免破产,对债权人、债务人、股东、职工乃至关联企业等各方都是多赢的结果。经过认真研判,2017年6月19日,武汉市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武汉翼达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
抽丝剥茧百般施救
重整之路有两个难点,一是引进合适的投资人;二是制作合适的重整计划。
武汉中院决定按照市场化破产审判思路,结合企业特点引入优质投资人。主要债权人,实力雄厚的中联重科股份公司不仅与武汉翼达有着相通的业务,而且可以弥补其管理、技术等短板,是非常合适的候选人。
武汉中院积极沟通,耐心解答疑问。在法院引导下,中联重科下定决心作为投资人参与重整。
然而,拿出让102位大小债权人、39位出资人、298名职工均认可的重整方案,是更大的难点。
各方纷争暗流涌动,甚至出现矛盾对立。原出资方不愿出局,仍希望利益最大化;银行方要求拍卖抵押资产,能收回多少算多少;重整方中联重科则提出快刀斩乱麻,立刻进驻。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围坐在一起的80多个债权人吵成一团。
“既要偿债,又要保留住企业现金流,恢复生产……”审判团队与各方开展“头脑风暴”,运用法治思维、市场化思路,反复切磋打磨,弥合难点分歧,劝说大家向前看,以时间换空间。
重整方案逐渐清晰。通过将大额债权人债转股的方式,让金融机构债权人转化为公司股东,这样既能使企业重新获得盈利能力,又能最大程度保障债权人和出资人利益。
2019年年初,重整计划终于出炉,主要思路为:优先债权全额转股权,普通债权分比例转股权或现金清偿,职工债权税款债权全额清偿。兼顾各方利益,这份重整计划获得5个表决组高票通过。
重整后,武汉翼达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行业巨头中联重科持有超53%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拥有湖北国资背景的湖北瑞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18.8%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至此,武汉翼达在保留主业的前提下,成为拥有强大行业背景与实力的股份制公司。
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拖欠职工工资和社保总计1568万元已全部发放。”3月20日,中联重科方代表、武汉翼达重整后的新任总经理杜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据了解,中小债权人的债务也已通过现金基本偿付。
“复产后销售形势喜人。”随着套在企业脖子上的绳索逐渐松开,作为重整方的大股东中联重科敢于投入,不仅更新了设备,而且利用在机械制造行业龙头地位,引入优势资源,在风能、核电等新平台拓展业务。2020年11月9日,武汉中院裁定确认重整计划执行完毕。至此,武汉翼达破产重整案划上圆满句号。
“2021年销售额已超2亿元。”杜峰自豪地说,今年又实现开门红,接连斩获多个新能源大单,国内在建核电站中最大的塔吊安装服务就来自于该公司。
“原公司90%员工仍在翼达就业,职工利益得到充分保障。”3月中旬,走访公司鄂州生产基地的武汉中院清破庭法官王勇非常欣慰。
“武汉中院在这起案件的处理上,展现司法智慧和耐心,把企业扶上马还送上一程。”参与案件的某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胡涛回忆。重整计划执行期,武汉遭遇疫情,为了企业的工商执照和对公账户早日解冻,法官们一边下沉社区,一边积极沟通相关职能部门。
“对危困企业‘战地救护’,经过‘治疗’重返市场经济的主战场。”武汉大学教授张善斌认为,这起案例,发挥了破产重整制度价值,保护了破产企业的主营业务,并运用市场化方式实现资源重新整合,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据悉,武汉中院牵头的“办理破产”领域的考核指标,连续两年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高分。眼下,在持续深化破产审判机制改革基础上,武汉中院正积极筹备成立中部首家破产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