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湖北浠水天井湖村:菱角尖尖“链”儿长

新闻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 强制国标落地倒计时,鸿蒙智行以技术标杆引领主动...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主动安全技术正从高端配置走向全民标配。2025年,工信部《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轻型汽车(含乘用车与载货汽车...

  • 20万级智能SUV优选!问界新M5 Ultra凭实力圈粉

    在竞争白热化的20万级智能SUV市场,问界新M5 Ultra以“现象级”口碑与硬核产品力突出重围,成为年轻消费者口中的“品价比之王”。这款集时尚设计、卓越驾控、领先智驾于一体的车型,不仅收获了大批车主的真实好评,更...

  • 鸿蒙智行“安心行”:重塑出行服务行业新范本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流量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全民出行高峰期,高速公路和热门景区周边路段交通压力最为集中。与往年相比,私家车出...

湖北浠水天井湖村:菱角尖尖“链”儿长

发布时间:2021/09/08 财经 浏览:129

小小菱角,能蕴藏多大的市场?
9月1日,湖北黄冈浠水县散花镇天井湖村,一排整齐的厂房门口,挂着农湖菱角种植合作社、天井湖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两块牌子,厂房一角,打单机响个不停。“旺季刚刚开始,5斤装即食菱角单日网销就冲破了1000单。”老板张剑雄乐得合不拢嘴,“今年销售目标是3000万元,争取实现连年翻番!”
借脑高校,一年四季都能卖
菱角,与莲子、莲藕并称“荷塘三宝”,生吃、煮熟皆可。《本草纲目》中称,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浠水是我省菱角主产区之一。每年8月,菱角进入采摘期,一直持续到11月。
天井湖村三面环水,有100多年菱角种植历史,村民大多靠此为生。2015年,张剑雄回村看到,由于菱角保鲜时间短、销售渠道单一,大量菱角因为滞销烂在村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能否打破菱角以鲜食为主的传统,加工成产品一年四季销售?”他邀来做生意的儿时伙伴,在村里办合作社、开公司。
当时,国内尚无一套完整的菱角深加工技术,每一步都要自己摸索。缺技术、缺科研人才,怎么办?张剑雄向高校“借脑”。2016年,他找到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严守雷——国内专注水生蔬菜技术研发的权威专家。
校企合作,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科研团队成功生产出即食菱角。严守雷介绍,鲜菱角表面的薄膜极易腐烂,是难以保鲜的主要原因,团队研发的去皮机,通过适度摩擦去掉薄膜而不破损皮壳,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菱角角尖而硬,容易刺破包装,与山东一家包装企业合作,研发生产出耐穿刺的真空包装袋。
2018年,4种口味的天井湖即食菱角上架销售,保质期达到10个月。“算下来,每斤即食菱角售价3.5元,是鲜菱角的3倍左右。”张剑雄说。
拉长链条,带动亩产效益翻番
清晨,天井湖村,菱塘之中,采菱人正划着菱桶,扒开密密麻麻的菱叶,提起一株株菱禾,摘下藏在底下的成熟菱角,再放回水中,让其继续生长。种菱大户张维安说,熟手每人每天能采摘50公斤,收摘上岸的菱角,农湖菱角种植合作社直接来人收取,老菱角每斤1.6元、嫩菱角每斤0.8元,不限量。
“今年是菱角旺年,亩产不会低于2700斤,一亩菱角有两三千元收入,经济效益相比5年前翻一番。”张维安种有60亩菱角,每天运往合作社的鲜菱角有一两千斤。
天井湖村党支部书记张维胜说,合作社大大推动了菱角产业发展,更多村民参与到菱角种植加工的产业链、价值链中。该村52户农民加入农湖菱角种植合作社,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以保底价收购菱角。天井湖村今年种植菱角面积达到3000亩,仅种植一项,可带动村民增收近千万元。此外,合作社带动周边8个村村民采、剥菱角,去年劳务费用支出200多万元。
5年来,农湖菱角种植合作社已发展种植基地近7000亩,建成近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180立方米冷冻库,在武汉、黄冈、黄石建设运营中心,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产业链条逐渐完善。
去年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考验中,菱角的全产业链优势显现。种植大户张维桂说,2019年底,他在合作社库存3万斤菱角,准备来年正月售往广州。受疫情影响,这批菱角运不出去。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及时研发新产品菱角粉丝,解决了库存难题。
“我们还要再拉长菱角全产业链,让老百姓种菱角不担心。”张剑雄说,依靠高校的技术支撑,合作社已成功开发即食菱角、菱角粉丝、菱角酒等5种产品,下个目标是把菱角“吃干榨净”,已在实验室从菱角壳提取菱角素,用来做染发剂和保健品,目前正在申请专利。
直播带货,每天热卖千余单
“民间俗语‘七菱八落’,指的是菱角通常在农历七月成熟,八月落柄。现在,正是采菱时节,欢迎小伙伴们前来体验。”天井湖村菱塘,“菱美人”董婷婷划着菱桶“采红菱”的场景在抖音刷屏,引来众多网友点赞、下单。
作为公司自己培养的主播,这是董婷婷第一次出镜拍短视频,“把采摘场景、加工工艺展示给网友,胜过最好的广告词。直播中,全国各地的买家现场下单,场面火爆。”
这个创意来自彭达,他是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擅长特色农产品开发与品牌营销推广,是张剑雄的合伙人。“好产品,需有好营销。”彭达说,过去,在淘宝、拼多多开个网店就是网售渠道,现在直播平台更受网友关注。去年,经过“鄂东老男孩”等黄冈本土网红直播带货,即食菱角开始热销,网销量470万斤,“据客服反馈,网购平台中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连菱角这个品类都是因为我们而设立的。”彭达说。
“买家在网上下单,我们当天就能用快递发走。”彭达说,公司与顺丰、邮政等3家公司合作,快递员每日集中2次上门取件,实现“直播-打包-发货”一条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