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咸丰彭家沟村:黑猪养殖产值突破1亿元
发布时间:2021/09/18 财经 浏览:23
2020年疫情发生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的党员群众主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焦宪,要求自发捐助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短短一上午,全村共捐赠了各家各户养殖的18头精品黑猪和各种农副产品。
彭家沟村,如今远近闻名的“畜牧养殖第一村”,曾经是半数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穷山沟。
因为地处偏远山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村民以前靠种玉米、红苕维持生计,生活贫穷。全村298户1083人,2014年建档贫困户达到170户575人,村民年平均收入不到3000元。全村一半人外出务工,村容村貌更是脏乱差。焦宪说:“那时候,村里老百姓吃饭都是问题。”
为了带领村民致富,村“两委”想了不少办法。村里老百姓以前除了种点玉米、土豆,也养一些土猪,长势虽然快,但肉质不好,规模也不大。2016年,经过专家的考察和指导,村集体考虑引进市场畅销的黑猪品种。
老百姓一开始有顾虑,村里党员便带头养殖。慢慢地,老百姓从怀疑到相信,跟着党员干,把规模做大。2017年,黑猪出栏了。为了能尽快找到稳定销路,党员们分头跑遍了全国各地,寒冬腊月到处拜访。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最终签下了几个长期订单。
得知消息的村民们别提多高兴了:穷苦了几代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
黑猪售价比土猪价格高出许多,老百姓靠双手赚得了第一桶金。随后,彭家沟村黑猪养殖规模逐年攀升,成为咸丰县“养猪第一村”。2020年,全村出栏生猪1.6万头,产值突破1亿元,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养殖户达41户,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500余元。
除了养猪,村“两委”一开始就考虑到,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采取多种经营策略。2017年11月,村党支部借助与农业农村部的联学共建,听取专家指导,在全村引导老百姓种植白柚1580亩,新建苗圃基地30亩、黄桃基地300余亩,丰产期白柚年产值能达到1600万元以上,把坡多地少的劣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这一布局在今年猪肉价格一路下跌的形势下发挥了大作用,老百姓依然有稳定的收入。
村民富起来,就想把日子过好,把家建漂亮。村党支部采取“奖补”方式,沿唐崖河两岸改造干栏式民居120栋,打造特色院落2处。统一建筑风格、颜色的小楼房在村里排成了排。村民都感叹遇到了好时代。
老百姓也更加配合村“两委”工作。在“三拆三清三建”专项行动中,一声号召,老百姓自觉拆除废弃建筑65栋,净化水沟、河道1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余盏。
未来,彭家沟村还将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用于乡村振兴试点项目建设。不久的将来,悬崖人家、峡谷别院、两河半岛等旅游项目也将建成,彭家沟将真正实现从普通小山村到美丽新农村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