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湖北加快商品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发力数智经济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加快商品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发力数智经济

发布时间:2021/10/13 财经 浏览:22

万商云集,商机涌流。
如何通过开展数字贸易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湖北武汉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全国商贸物流中心?
10月12日,在2021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武汉(汉口北)商品交易会·中国批发市场年会上,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湖北武汉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支招。
政策重点要放在市场主体上
数字贸易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交付为实现方式的新型贸易形态,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产物,也是产业创新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数字贸易的行为主体在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看来,从事数字贸易的行为主体除了企业,还包括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不管是法人还是自然人,只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创造GDP,就能参与数字贸易活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5500万户增长到1.46亿户,增长了近1.6倍。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长到4600万户。
“4600万和1.46亿之间是非常大的距离,进入新发展阶段,政府部门要围绕从事数字贸易活动的所有法人、自然人发力,不能眼里只盯着企业。”高培勇说。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青山常在、生机盎然”。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以“青山”喻指市场主体。
高培勇认为,市场主体不仅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是财富创造的不竭源泉,更是科技创新、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湖北武汉要发展数字贸易,一定要把政策重点放在市场主体身上,围绕市场主体转,奔着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去发力。
数智经济最佳应用场景在中国
“数字经济”与“数智经济”,一字之差,有何区别?
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认为,“数字化+智能化”是人类经济的最新形态,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正面临着登顶全球数智经济最好时间窗口。“现在全球数智经济发展最佳应用场景在中国,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政府这样,对发展新兴产业这么包容。”
马光远称,现在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说中国政府太保守了。而事实是,大量跨国公司、创业者的创新产品应用都会选择来中国落地,因为全球经济体系里的供应链核心已经转移到中国。要做大做强数字贸易产业,一定要珍惜我们的制造业,因为有制造业才有贸易。
“武汉发展数智经济的优势非常突出。”在马光远看来,武汉是中国交通的“钻石之心”,以及中国大商贸循环圈的中心,它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城市。未来是得人口者得天下,过去10年武汉新增人口254万,城市活力十分强劲,科创、教育资源优势也非常突出,无论是数智基建、数智商贸和产业数字化,武汉都具备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全部基础,是未来十年中国数智经济发展最具前景、最具潜能和最具想象力的城市。
来自浙江的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滔,对武汉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倍感振奋。他坦言,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我们已经摆脱过去世界工厂的印象,逐步走向有品牌、有品质的新国货,在数字化赋能下,志在成为全球贸易中心城市的武汉,将为沿海制造业企业打开“双循环”发展的新通路。
批发市场要抓住数智化“牛鼻子”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兴起,传统批发市场迎来了新一轮转型升级热潮,特别是新冠疫情给商贸服务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
“加快商品交易市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指出,中国已形成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流通体系则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数字经济则把产需连接起来,促进物流、金融、商业等领域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发展。传统批发市场应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意识,引入产业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和直播机构资源,打造网络直播、社群营销等创新销售和服务的新场景,为商户提供共性和个性化数字化转型方案。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原司长向欣认为,“十四五”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包括网络化、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我国在2025年要初步建立畅通高效、协同共享、规范标准、智能绿色、融合开放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目前来看,整个行业在专业分工、协同共享、标准化、信息化方面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发展不均衡,急需补课。
“我们要紧紧抓住数字化、智能化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商贸物流的高速发展。”向欣建议,标准化是实现商贸物流集约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应鼓励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和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引导传统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