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湖北丹江口:大数据产业赋能“水经济”
发布时间:2021/12/08 财经 浏览:82
丹江口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60%的区域被划入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
“既要守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也要打开灌溉区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水龙头’。”丹江口市委书记赵洪福介绍,未来5年,丹江口将充分发挥“中国好水”资源优势,扩大水资源加工业规模,重点引进功能饮料、啤酒、汽水等方面的知名企业,形成“源头活水、纯净水、功能饮料、食品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同时,该市正引进和发展大数据产业,用大数据产业赋能“水经济”。
“水经济”规上企业26家
“这块地是规划预留地,用来引进水产业品牌企业的。”12月1日,透过丹江口经济开发区孵化大楼6楼会议室的窗户,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林廷锐指着太和大道路口一块300多亩的空地介绍。
林廷锐说,丹江口重点招引饮用水、橘汁饮料、橘瓣罐头、茶叶深加工、大输液、化妆品生产等水资源加工方面的知名企业,“不符合环保、产业发展要求的,投资再多也不要。”
孵化大楼一墙之隔,是农夫山泉丹江口新城工厂,11条生产线正灌装丹江口水库的“中国好水”,满负荷生产瓶装水、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等。目前,农夫山泉丹江口基地已建设3座工厂,全球最快的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8.1万瓶瓶装水。2020年,该基地产值超过22亿元,利税近2亿元。
再过一个路口,是丹江口武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当素酒”生产发酵车间里,300多个酒缸排成3层叠放。该公司董事长肖江原先做汽车零部件,7年前转型,投资8000多万元,研发古法养生素酒成功。“充分发挥丹江口的水资源优势,也符合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肖江说。
除水资源加工产业外,该市还发展壮大绿色有机农业,建设“百里生态农业走廊”。目前,已发展30万亩武当蜜橘、6万亩武当道茶等特色产业,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其中,武当蜜橘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年综合产值达6亿元,带动近万户农户增收。在深加工上,已有两家企业在该市开发柑橘果酒。
截至目前,该市水资源利用及农产品加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为17%,水资源及与水有关的农副产品加工规上企业26家,产值70亿元以上。
牵手数字经济
用清洁水电为系统供电,用库底稳定冷水给机房降温……11月30日,丹江口大坝下、汉江右岸,“武当云谷”大数据产业园一期2号数据中心土建工程开工。这标志着丹江口的“水经济”正在高科技赛道牵手数字经济。
该项目是我省首个水冷大数据中心,将利用丹江口水库电站的清洁电力作为系统供电源,借助库底深层稳定冷水水源对机房冷却降温,相比传统电力制冷降温方式,采用水冷降温将大幅减少电力能耗,年用电量可节约8000万千瓦时。
丹江口水库深层水温常年保持在13℃以下,对大数据中心来讲,如同天然“冷却机”。流经大数据中心的库水,温度仅升高3℃至6℃,且物理升温对水质无任何影响。
“武当云谷”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1600亩,规划建设5栋数据中心和1栋展示中心,总建筑面积66110平方米,总机架数约1万架。作为十堰市区域大数据中心、运营商边缘计算中心、行业应用及灾备中心、互联网及金融行业灾备中心、互联网企业算力数据中心,项目将承载十堰市政务、智能制造、城市大脑等数据,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7亿元,可带动数据中心运维、相关数据增值及衍生业务,带动产业投资50亿元。到2026年,建成“武当云谷”大数据产业园、丹江口“数字经济湾”等项目,形成产值100亿元的产业集群。
“这个项目的落地,意味着丹江口水资源利用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赵洪福表示,将进一步开拓思路,挖掘潜力,做活做好“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