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
强制国标落地倒计时,鸿蒙智行以技术标杆引领主动...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主动安全技术正从高端配置走向全民标配。2025年,工信部《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轻型汽车(含乘用车与载货汽车...
-
20万级智能SUV优选!问界新M5 Ultra凭实力圈粉
在竞争白热化的20万级智能SUV市场,问界新M5 Ultra以“现象级”口碑与硬核产品力突出重围,成为年轻消费者口中的“品价比之王”。这款集时尚设计、卓越驾控、领先智驾于一体的车型,不仅收获了大批车主的真实好评,更...
-
鸿蒙智行“安心行”:重塑出行服务行业新范本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流量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全民出行高峰期,高速公路和热门景区周边路段交通压力最为集中。与往年相比,私家车出...
湖北黄石:全域清理村(社区)“三资”合同 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2亿元
发布时间:2021/12/30 财经 浏览:174
形成“三资”合同清理的闭环管理
阳新洋港镇是黄石的“南大门”。2020年9月,这里作为黄石农村“三资”合同清理试点乡镇,最早启动。
洋港镇有丰富的山场、耕地资源,适宜种植油茶、香菇等经济作物,“个体户承包山场,合同一签就是30年、50年,前20年不付租金,收益后按5%上交村组。有不少是口头协议、纸片合同,写在废纸、烟盒上。”12月23日,洋港镇副镇长黎梦好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该镇成立工作专班,收集辖区内21个村历年签订的合同834份,“发现程序违法、标的畸形、超期、改变用途、拒不执行等问题合同272份。”
工作专班由镇办公室、财政所、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等7个部门组成,按照“政府主导、村组主体、群众参与”的思路,开展收集、审查、分类、评估、研判、处置6项工作,形成“三资”合同清理的闭环管理。
“农村各类合同要素不全,责任、义务不清等现象较普遍。我们请专业人士制订《村集体“三资”租赁合同》模板。”黎梦好说,“272份问题合同全部重新发包,按模板重新签订,并制定了承包指导价。”
“清理后,洋港镇21个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加约300万元,‘空壳村’全部清零,增收超过5万元的村有5个,超过10万元的有3个。”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农经服务中心业务负责人黎宏说,通过清理,群众获得感更多,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强了。
新合同要“四议两公开”
“通过‘三资’合同清理,村集体讨回一栋商铺的产权,追回343万元拖欠租金,每年增收40多万元。”12月21日,大冶市金湖街道铜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柯益明感叹。
该村2000年出资300万在大冶市中心购买一栋二层1600平方米的临街商铺,2015年起出租给村民柯某经营。近几年,柯某拖欠租金,久催不缴。无奈,铜山村将柯某告上法庭,经调查,商铺产权已变更在邻村叶家坝某叶姓村民名下。
铜山村将叶某告上法庭。今年10月,大冶市法院宣判,将商铺楼产权归还给铜山村,并责令柯某补缴343万租金,目前已到账70万元,固定资产抵债173万,余下的100万以合同约定形式,分三年还清。
因与柯某租赁合同到期,铜山村召集村民,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流程,将招租信息发布在大冶三农金融服务中心搭建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网络平台上重新招标,经过两轮竞价,最终被左姓个体户拍下。在镇政府、纪委、“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三方监管下,铜山村与左姓个体户签定租赁合同,双方约定租期5年,租金前三年每年上缴村集体28万元,后两年每年上缴村集体30万元。柯益明说,这些追回的资金将用于化解村集体债务,投入公益事业。
大冶市农业农村局农经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伟介绍,该市将化解村级债务与集体“三资”合同清理工作有机结合,并出台强制性规定,村集体新增债务和签订“三资”合同必须经村集体“四议两公开”商定后,报乡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批准方可实施,确保债务管控到位和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化解村级债务中,大冶全市332个村(社区)锁定村级债务总额2.21亿元,其中非经营性债务1.88亿元,经营性债务0.32亿元。目前,125个村已实现村级债务清零,全市负债10万元以下村债务全部清零。
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配置到人
四棵村位于黄石开发区·铁山区黄金山工业新区核心区,已经从传统的乡村,成为投资热土。
“通过清理‘三资’合同,终于摸清了家底。”四棵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正家感叹,“村集体账上有1.2亿资金,村民嚷着要分红,怎么分、分给哪些人、分多少都是难题。”
为此,四棵村在清理“三资”合同基础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33人工作专班,列支专项经费100万元。“我们聘请湖北九洲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对村集体固定资产、资源进行评估;聘请深圳鑫九博会计事务所,对资金进行专业审计。”徐正家说,经过清产核资,明确村集体资产总额为1.9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7809.23万元,流动资产1.25亿元。
在省市相关政策支持下,四棵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徐正家介绍,该合作社董事会由村“两委”主导,理事会由村委成员、村民组长担任,监事会成员是村民代表。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后,四棵村规范经营活动,发展门面经济、物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徐正家高兴地说:“2021年村集体收益将达到900万元,以后还将逐年递增。”
“四棵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清产核算、清人分类、股权配置。”徐正家表示,其中最难的是股权配置。“我们以各村户籍在册人员为基础,人员普查登记,建立‘一户一表’,对原始取得、婚姻取得、收养取得、移民取得的成员资格予以确认,召开多次村民小组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最终界定全村6264人可以确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配股人员5851人。”
“按照测算,我们家庭10人可以配14份股,拿到9800多元分红,以后每年还会增加。”60岁的村民田正东高兴地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黄石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易成龙介绍,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铁山区通过国家、省级评估验收。全市809个村(社区)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年度清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和录入、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清查2020年资产57.01亿元。组建809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和9个组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95个村开展了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按户发放股权证,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构建了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