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湖北天门:整合“一区三园” 冲刺国家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2/02/25 产业 浏览:73
2月8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湖北省天门市召开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员大会,开启逐梦“国家队”的新征程。
“一年挂号,两年升级,三年授牌”,天门市倒排工期,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园区经济规模大幅提升、创新创业体系趋于完善,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争取早日跻身国家高新区行列。
全市69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在园区
2月18日,湖北润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片繁忙,一期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二期工程建设也稳步推进。
润驰环保是一家致力于废矿物油再生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润滑油、润滑油基础油、丁二酸酐以及各种加氢、脱硫催化剂等,广泛应用于石化、煤化工领域。
“2020年正式投产,去年实现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63.17%。”润驰环保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能迅猛发展,源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
润驰环保成立研发中心,加强公司在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研究,还聘请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曾丹林为企业科技副总,与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二级教授雷家珩及其团队共同组建专家工作站。近年来,公司研发经费投入累计超过2500万元,企业拥有国家专利申请量达到30件,获授权专利17件,全部实现成果转化。
位于岳口工业园的润驰环保是天门市“一区三园”代表企业之一。早在2011年,省政府批复天门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10多年发展,“一区三园”经济总量占全市一半以上,全市69家高新技术企业,就有59家在“一区三园”,成为天门当仁不让的经济发展高地。
一直以来,天门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有名无实,“一区三园”产业分工并不明晰,存在支柱产业层次不高,创新基础薄弱,土地产出效益偏低等问题。
“天门创新驱动的主要抓手就是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天门市委书记易先荣表示,天门创建国家高新区,是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重大举措,更有利于与周边兄弟开发区形成良性的产业分工,由竞争者变为合作者,错位发展,各取所需。
力争2023年建成国家高新区
天门明确经济开发区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主体,于4月底前提请省政府将“天门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天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报请国务院备案,力争年底在科技部挂号。
工期已定,下一步如何发力?
天门市提出,把握“高”和“新”定位,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激活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在规划引领、产业布局、深化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升级。
天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鄢池斌介绍,加快形成天门经济开发区产业鲜明、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天门高新园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天门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岳口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化工产业。
“经开区将全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同时大力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力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鄢池斌说,到2023年,全区将实现工业税收突破1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5%以上的目标。
产业是基础,创新是引擎。天门市科技局局长刘娟介绍,天门计划实施科技创业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工程,重点打造建设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并高质量推进天门(武汉)离岸科创园建设,力争到2023年末,实现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飞地经济”将企业向园区聚集
2月19日,位于天门高新园的优光科技精密光学产品生产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抓紧进行厂房内部装修,预计今年6月正式投产。项目投资方武汉优光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光学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众多光电企业首选供应商。
优光科技股东之一肖志全是马湾人。2020年,得知企业有意愿扩规,马湾镇将其引进,企业最终选择落户天门高新园,是新落户该园区的“飞地项目”之一。
“与园区相比,乡镇承载工业项目的能力偏弱。”马湾镇副镇长肖会兵说,项目落户园区,配套设施更好,且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乡镇也能得到相应的税收分成,一举多得。
天门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需要全市“一盘棋”,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天门对发展“飞地经济”提出多项鼓励与支持政策。明确以“一区三园”为主要载体,“飞出地”把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转到“飞入地”。各乡镇原则上不再新增工业项目用地。
在合作与分享机制上,“飞入地”与“飞出地”财税分享比例以6∶4为基础,固定资产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同步建立产业信息共推共享、合作项目共建共促、固投指标分享、进规指标分享、项目投入和奖励资金承担机制。
此外,“飞地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准入条件,新上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须超过1亿元,入驻岳口工业园需达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适当降低标准。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项目落户。
天门全面优化“飞地经济”发展环境,推行项目秘书制、“标准地”供给制和审批手续及优惠政策兑现限时办结制,对阻碍“飞地经济”项目落户建设的人和事,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