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大悟县壮大茶叶、果树、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绿富美”
发布时间:2021/06/24 新闻 浏览:16
“没想到荒山也能变宝,农业基地的黄桃触网走俏!”6月18日,大悟县大新镇上冲村茂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黄桃种植基地,90后小伙李康通过抖音直播,新鲜的黄桃吸引众多武汉市民前来采摘。自从引进茂春农林公司开发林特基地后,放眼望去,新栽的200多亩桃树苗透着些许绿意,将进入挂果丰产期。
春夏漫山翠绿,秋季遍地金黄。大悟县有237万亩面积的山场、荒山闲置,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大悟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壮大茶叶、果树、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县已形成了生态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金属电子、印刷包装、绿色能源等支柱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提质、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
2011年8月,在外创业的袁成勇返乡创业回报家乡,创办了湖北大悟鑫茂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他先后联络宣化店镇旦庄村、铁店村和丰店镇的燕窝村及周边近十个村的2000多个农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联合开发,农户以山场、土地入股,公司出技术、资金和种苗,兴建6000多亩油茶基地。直接带动和帮扶126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油茶基地建成后,前5年为生长期,从第6年开始受益,第8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期可达到60年,基地年经营收入可达到4320万元。袁成勇摇身一变,真正成为十里八乡的“油茶王”了。
三里城镇望山村一垄垄稻田里,80后小伙子钟锐正忙碌着栽种优质稻。他的合作社发展稻鸭香米种植,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已经发展到5000亩的种植面积,依旧供不应求。
绿色是大悟底色。绿满山,则金满山。大悟坚持不懈地推进发展富有乡土特色的生态经济兼用林,利用优惠的招商政策,引进40余家有实力的造林企业和公司,通过流转、合股、承包等方式,开发油茶、银杏、油用牡丹等各类特色经济林基地25.5万余亩。400多名大悟籍老板回乡转战山场,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厂。深圳木雅、人人爱油脂等企业纷纷兴建加工厂,实现了林业产值的“倍增效应”。曾被视为包袱和负担的大片荒山,如今变成民资争相挖掘的“金娃娃”,真正实现绿了山,美了村,富了民。
大悟是革命老区、将军之乡,也是中国乌桕之乡,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乌桕红叶资源相得益彰。大悟高度重视“两红”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围绕全国红色旅游大县名片,依托中原突围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刘华清纪念园,将红色文化赋予绿色载体,打造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叶为媒,红叶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七届,实现了“两红”资源融合发展,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业上升为全县第一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