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湖北核桃第一县保康县“吃干榨净”每一颗核桃发展核桃产业

新闻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核桃第一县保康县“吃干榨净”每一颗核桃发展核桃产业

发布时间:2021/08/20 新闻 浏览:12

保康山多,发展林业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成为“湖北核桃第一县”。
一棵核桃树,历经市场打磨和科技加持,它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在核桃采摘前夕,走进保康大山实地探访。
亩产创全省之最
7月31日,烈日炎炎。保康县寺坪镇皮家坡村核桃基地,青翠的核桃挂满枝丫,一派丰收景象。
荆源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德辉摘下一颗青翠的核桃,掂了掂重量,剥开青皮,露出硕大的核桃壳。“8月下旬就可以采摘了,今年产量不会低于去年。”老龚是种植核桃老把式,手一掂就知道轻重,八九不离十。
去年,龚德辉着实风光。经专家测产,荆源丰合作社皮家坡村核桃基地平均亩产干果684.4斤,创下我省之最。
“一亩林地栽10至12棵核桃树,产值达1.3万元,平均一棵产值逾千元。”龚德辉说,种核桃树讲究技术。
皮家坡村有种植核桃的传统,但过去产量一直不高,农民也疏于管理,核桃园杂乱无章。
2017年,荆源丰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与皮家坡村签订承包合同,流转200多亩核桃园做为自营基地。除此之外,将周边村62户种植户纳入合社作管理,面积达640亩。
合作社大刀阔斧改造核桃园。龚德辉砍掉多余的核桃树,每亩只保留10至12棵,再配套水肥一体化,搭建护房、晒棚等基础设施。
改良后的核桃园,树虽然少了,但产量却一年比一年高。
科技团队持续跟踪解难
荆源丰合作社打了翻身仗,只是保康核桃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有一支科研团队在默默地出谋划策。
2013年,保康县政府与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省林科院不断整合项目和人才资源,逐步加大对保康核桃产业的智力支持。
省林科院经济林所博士徐永杰就是其中一位。几年下来,他几乎跑遍保康所有的核桃基地,对全县核桃情况了如指掌。
记者见到徐永杰时,他正陪同省林业局和省建设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起在保康做调研,省建行乡村振兴部准备为保康核桃量身打造一款信贷产品“核桃贷”。
谈到保康核桃,徐永杰滔滔不绝。“保康山多,环境条件适合种植核桃。然而,由于农民对技术不得要领,广种薄收,效益不高。”他说,大多基地核桃树密度太高,导致树冠伸展不开,阳光无法穿透,不仅果实小,挂果率也低。
徐永杰率领科技团队从建设示范基地入手,推广良种良法,每亩种植10至12棵核桃。
城关镇三溪沟村78岁的王西刚尝到了科技的甜头。12年前,王西刚在家门口种下一片核桃树,起初每亩只落得几百元。在徐永杰指导下,王西刚改造核桃园,去年核桃收入3万多元,加上其他收入,全家脱了贫。
保康核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徐永杰介绍,经过测产,全县平均亩产干果300斤以上的核桃园将达到上百家。
“吃干榨净”每一颗核桃
保康县是“湖北核桃第一县”,农民对核桃寄予厚望。
2007年,保康县委、县政府决定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制定50万亩核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借助省林科院的智力,推动核桃提质增效。15年的摸索,保康县的核桃产业终于找准了方向。
2018年,省林科院在保康设立“核桃工程技术中心”,成立核桃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举办“湖北省首届核桃产业科技论坛”,为核桃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湖北圭萃园公司是一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省林科院专家团队的支持下,公司“吃干榨净”每一颗核桃。
走进圭萃园公司,记者遇上年轻的海归董事长章景志正在直播带货。“我们采取物理冷榨,核桃油保留原有的风味和营养……”章景志介绍,公司核桃油、核桃乳等天然产品深受欢迎,一斤核桃油卖298元。“目前正在开发核桃多肽粉等高附加值产品。”
种质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省林科院帮助保康县建设“秦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库”,成为省级核桃资源库。徐永杰介绍,该资源库已收集泡核桃、核桃楸、黑核桃、野核桃、薄壳山核桃、种间杂交等7个种、155份无性系种质资源,正在培育保康本地“楚林保魁”“楚林保胜”“楚林保丰”“楚林保鑫”等一批新品种。
满山核桃长成“摇钱树”。保康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核桃产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永高介绍,目前,全县35万亩核桃长势喜人,15万亩挂果见效,年产干果1300万斤,实现收入2亿元,带动5.5万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