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
强制国标落地倒计时,鸿蒙智行以技术标杆引领主动...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主动安全技术正从高端配置走向全民标配。2025年,工信部《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轻型汽车(含乘用车与载货汽车...
湖北咸安:脱贫村用“竹”力量年挣4000万元
发布时间:2021/10/02 新闻 浏览:129
“过去直接卖原竹,卖不出几个钱;现在做成竹工艺品,在‘艺竹情’平台上,单品最高可卖到8000元。”近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走进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双垅村,咸宁市艺竹情工艺品有限公司90后总经理贺慈兴致勃勃地介绍。
双垅村地处山区,人均不足两分地,1.35万亩荒山漫山遍野是楠竹。过去,村民收入主要靠砍竹、运竹,遇上原竹滞销,就没了收入。2014年,双垅村被列为省级深度贫困村。为了摆脱贫困,村里招引能人办了竹扫帚厂,200多人跟着扎扫把,每把人工费1.5元,贴补家用可以,脱贫致富难。
2016年5月,武警湖北总队和咸安区政府办工作队进驻双垅村,帮助该村发展竹产业,整合扶贫资金240万元,引进浙江老板马仁忠建楠竹加工厂。2017年8月,加工厂开工,每年收购原竹1万吨,加工竹席用的竹片、竹签、烧烤签、竹筷、牙签等,让原竹身价翻了三番。300多名群众在加工、伐竹、运输等产业链上务工,每年增收400多万元。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实现脱贫出列。
一花引来百花开。近年来,双垅及周边村又开了17家竹加工厂,年产竹废料200余吨,需拖到外地加工。“不如就地变废为宝。”在马仁忠建议下,2020年8月15日,多方联合投资870万元建设的双垅村竹炭加工厂投产,年产竹炭2200吨,年产值800多万元。如今,九十余名农户在竹炭厂务工,村集体每年再增收24万元。
尝到了甜头后,双垅村继续深耕竹产业,3年免租政策,吸引青年人才贺慈返村创业,专营楠竹精品加工,他请来本土二十多名竹根雕、竹篾工匠,将原本土得掉渣的竹根、竹蔸、竹片,变成雅致竹灯、趣味竹筒、艺术竹雕、精致竹桌椅等竹工艺品,身价增了几十倍。
“去年双垅村楠竹产业产值已达4000万元,如今还在挖潜能。”大幕乡党委副书记邹建新介绍,进林区的五十余公里公路已修好,原来1000余亩无法砍运的楠竹将得到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