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湖北恩施盛家坝镇协会模式修建393公里“四好农村路”

新闻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势力市场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

进入9月,例行的销量放榜日,各家纷纷公布2024年8月份的销量。鸿蒙智行的表现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

湖北恩施盛家坝镇协会模式修建393公里“四好农村路”

发布时间:2021/10/20 新闻 浏览:56

金秋十月,青山如黛。穿行在湖北恩施市盛家坝镇村落之间,一条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宛若玉带,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3年来,盛家坝镇成立了52个公路建管协会,破解占山占地协调、配套资金筹措、质量监管等难题,硬化村组道路115条393公里,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助推产业振兴的“加速器”。
4次院坝会让农民“开窍”
10月16日,盛家坝镇麻茶沟村坝竹园组村民姚元奎种的4亩地辣椒,在田坎上被合作社收走了。“过去山路崎岖,农用车进不来,产品销售难。”姚元奎感慨,现在公路畅通,出行方便,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
该镇公路服务中心负责人陈礼胜介绍,以前全镇只有70多公里硬化路,进村公路由政府主导修建,但部分群众占山占地索要补偿金,路基拓宽不愿出钱,思想工作难做,修路进展不顺。
2016年,麻茶沟村群众向镇政府提出,要求修建麻茶沟村委会至坝竹园12.89公里公路。麻茶沟村与咸丰县接壤,打通这条道路,改变村民肩挑背驮的历史,成为村民和政府的共识。
镇党委多次召开院坝会,经过反复协商,成立了由村民为主的公路建管协会,发挥协会主导作用,让村民自我动员,筹措资金搞好路基拓宽,再向政府申报道路硬化。
作为村里的老教师,侯安林在群众会上被村民推选成为该道路建管协会会长,另外4名村民被推选为协会会员。“我们开了4次院坝会,给大家讲道理,算经济账,动员大家集资。”侯安林说,村里都是熟人,做了几次工作,一些“不开窍”的人很快想明白了。一周后,协会筹措资金71万元。所有人都表态,占山占地不要补偿,并主动投入劳动,2个月内完成了路基扩建。当年,这条道路就硬化通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麻茶沟村的建管协会模式迅速在全镇推广。2018年以来,全镇累计成立公路建管协会52个,主导拓宽115条公路路基。
自己筹钱请施工队作业
10月15日,走进车蓼坝村大茅坡组,一台挖机正在作业加宽公路,现场一派火热。
车蓼坝九溪峡至大茅坡学校里程5.7公里,是大茅坡连接车蓼坝的最便利通道,往返一次比现有公路少15公里,建成后,大茅坡四组和陶家湾的48户172人将直接受益。
车蓼坝村支部书记周兰轩介绍,2021年初,村民成立建管协会,自行商量筹资19.5万元对现有砂石路开展改扩建。这也是盛家坝镇进一步发挥建管协会作用,自主硬化道路的掠影。
此前,农村公路的设计、硬化,都是由镇政府“包办”,请第三方完成。但在建设过程中,群众产生了不信任情绪,认为中间有腐败、道路质量不稳定等。为此,镇党委利用恩施市出台的“以奖代补”方案——每新建一公里3.5米宽的村组道路补贴20万元,让建管协会自己请人硬化施工,不足部分自筹资金。很快,这一方案得到了村民的支持。
在车蓼坝九溪峡至大茅坡学校公路建管协会召开院坝会议上,低保户黄启鹏认为自己也是受益者,且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帮扶,发展了烟叶、药材,条件大大改善,当场掏出1000元。在黄启鹏的感召下,协会当晚筹齐了缺口资金。
为了公开、公正、透明,建管协会将使用的每一笔资金都写在公示栏上,接受村民监督。根据设计方案,建管协会请来施工队,很快启动道路的改扩建,目前已完成3.5公里,剩余2.2公里正在施工。
“群众的事群众办,既杜绝了腐败,又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陈礼胜表示,截至目前,全镇群众已累计筹资2100余万元,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农民监督无一处质量问题
建管协会自主请施工队,修建过程中,村民如何监督道路质量呢?
恩施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张涛坦言,农村道路建设质量监督有两大难点,镇公路服务中心人员少,难免存在监督死角;村民专业知识水平不够,发挥不了监督作用。
盛家坝镇政府从52个建管协会中,挑选出120多名略懂公路建设的村民,聚焦砂石水泥配比、硬化厚度、夏季湿水等关键环节,由镇公路服务中心进行专业培训后,上岗全程监督公路建设。
这些监督员上岗后,发挥了重大作用。如,车蓼坝村建管协会成员王祖勤,在公路修建工程中吃住在工地,帮助协调公路纠纷,监督工程质量,既当监督员又当协调员,不收取一分钱报酬。有一次,有一处道路施工与设计图纸略有出入,施工队拍胸脯表示质量没问题。但王祖勤不依不饶,“逼”着施工队进行改进。
截至目前,120多名义务监督员已参与了数十条道路的修建,没有发生一起村民因公路质量问题上访事件,杜绝了“豆腐渣”工程。
盛家坝镇党委书记徐瑞介绍,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该镇村村有产业,围绕“烟、茶、米、畜、水、旅”,发展项目百余个。2020年,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