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全国文明家庭”王华革家庭:爱的阳光 融化冰雪
发布时间:2021/10/26 新闻 浏览:355
10月24日,42岁的袁冶在母亲王华革的陪同下,和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铁路社区“阳光家园”的7名同伴正在西安参加全国第八届特奥会。
“这些孩子很勤奋,特别不容易。”王华革说。
这些让王华革挂心的孩子,被称为“心智障”,即智力低下。在别人眼中,这些孩子正常生活都十分困难,更别说学艺成才。
王华革把他们当成特殊的“未成年人”,用家的力量不断给予爱和希望,从不言弃,让一个又一个残疾人成长起来。
让孩子有尊严地活着
“作为父母,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就要尽最大努力照顾他、培养他,让他有尊严地活着。”说起儿子袁冶,69岁的王华革饱含爱怜之情。
“孩子一生下来就不会哭,最后是用银针扎过来的。”1979年12月,王华革的儿子袁冶呱呱坠地。由于出生时窒息时间过长,袁冶患有中度脑瘫、重度智残。王华革和丈夫四处寻医问药,但孩子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按规定可以再生一个,但那样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对儿子的爱会慢慢淡化。”王华革说,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给儿子最完整的爱。
在王华革家里,袁冶的各种奖牌和证书令人眼花缭乱,这都是王华革夫妇精心培育的结果。
看到别的孩子骑着童车跑,王华革也给袁冶买了一辆童车。可教了半天,他还是坐在车上发愣,不知道蹬脚。没办法,王华革只能拉着童车往前跑。一天、两天……慢慢地,袁冶学会了骑车。
袁冶8岁时,爸爸袁力生在铁路技校教学生打乒乓球。见袁冶看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忍不住逗他:“袁冶,你也来挥几拍子。”袁冶接过球拍,试了几下,竟然接住了一个球。
王华革同丈夫商量,决定教袁冶打乒乓球,训练他的身体协调能力。“一般人拿球拍很容易,可对智商只相当于4岁小孩的袁冶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王华革说,仅教会袁冶最简单的拿球拍动作,他们就花了两个月时间。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下,袁冶坚持锻炼身体并进行系统的乒乓球训练。
移位、滑步、发球、击球、拉球,成千上万次练习后,袁冶的球技日益娴熟。
1996年,袁冶代表湖北省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一届亚太地区特奥会,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此后,他多方征战,屡屡获奖。
“只要努力,我的孩子一样能够成才!”王华革高兴地说,在大家的辅导下,袁冶还学会了拉小提琴、画国画……
让阳光洒满每个角落
“正是因为和王华革的偶遇,我的家庭才有了希望。”樊城铁路社区“阳光家园”的老师秦笃芬告诉记者,“我的儿子正在家中搞文学创作。”
2007年,在王华革的邀请下,秦笃芬带着儿子来到樊城铁路社区进行乒乓球康复训练。孩子的点滴变化,秦笃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受王华革感染,秦笃芬加入“阳光家园”这个大家庭,义务当一名老师。秦笃芬家庭后来被评为“襄阳市文明家庭”。
王华革夫妇教子有方的事迹被宣传报道后,许多残障孩子家长慕名登门拜访。王华革看着这些家长疲惫、无奈的神情,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在丈夫的支持下,王华革成为社区第一位志愿者。
“袁冶能拿到特奥会冠军,其他脑瘫孩子也能做到。”2006年9月,王华革牵头在铁路社区开办了专为残障人士提供免费康复、学习的特奥班。
开班后,王华革义务担任手工老师,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脑瘫孩子理解能力差,她就借助具体事物帮助他们理解。比如:外面刮风了,打开窗子,让大家体验什么是风……
樊城铁路社区当年的特奥班后来成为“阳光家园”,家长慕名送来的残障孩子不断增加,目前已达77人。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个家庭带动更多家庭。如今,越来越多的残障孩子及其家长在铁路社区“阳光家园”找到了希望和自信。
袁冶是全国特奥会乒乓球冠军、“小提琴家”和“书画家”;蒋跃是班上的“音乐老师”和“歌唱家”;刘杨是剪纸高手;彭亮是全国特奥会篮球冠军……如今,铁路社区“阳光家园”里群星闪耀。
铁路社区“阳光家园”被中残联授予“全国特奥活动示范社区”称号。王华革家庭先后获得“荆楚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等称号。
让爱照亮每个梦想
“我爱这些孩子,我坚信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力量,能照亮梦想。”王华革说。
在王华革看来,这些孩子虽然有智力障碍,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性格率真、做事专注。除了帮助他们学习一些技能,还要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活得有尊严。
2016年,为了帮助轻度智障女孩罗娟(化名)找到一份工作,王华革跑遍了襄阳市区各大人才市场,一遍又一遍地向企业推荐。最终,她的执着感动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同意聘用罗娟为清洁工。罗娟在岗位上干得很好,两年后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组织捐赠款物、举行手工制品义卖、开设公益小讲堂、帮助就业……王华革不停地忙碌,只为让残障人士过得更有尊严。当“阳光家园”的孩子刘乐的作品第一次被好心人买走,他高兴地把义卖款交给奶奶时,老人流着眼泪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用到刘乐用劳动挣来的钱。”
王华革夫妇作为重度智障儿的父母,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用浓浓的爱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并为一个个残障孩子家庭带来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