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周运富:过去江上撒网捕鱼,如今旱地撒网增收

新闻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势力市场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

进入9月,例行的销量放榜日,各家纷纷公布2024年8月份的销量。鸿蒙智行的表现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

周运富:过去江上撒网捕鱼,如今旱地撒网增收

发布时间:2021/12/16 新闻 浏览:117

12月1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老龙堤公园内热闹非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民俗表演引来围观群众阵阵掌声。节目中,渔翁扮演者周运富一套漂亮的撒网动作,让观众直呼“绝了”。“在旱地撒网,网要撒得又大又圆才好看。”周运富说。这门老手艺已伴他走过大半生。
过去撒网捕鱼,如今岸上演出
67岁的周运富家住襄阳市回龙寺码头。打小,他便随父驾船。1984年,从襄阳市航运公司离职后,周运富便请人造了一艘船,当起了职业渔民。
2010年,周运富“上了岸”,随后组建了襄阳市民间艺术团。没想到,当民俗表演遇见传统水上捕鱼技艺,竟擦出了“火花”。“撒网,又称抡网、旋网,捕鱼人用力把网撒出去,网口向下,利用坠子将网体快速带入水中,使鱼进入网里。”
周运富说,正因为有多年的水上生活经历,他才能将自己和蚌舞中的渔翁一角融为一体。而之所以能把网撒得像天女散花一样好看,则源于他年轻时下的苦功夫。
周运富的父亲过世得早,家中兄妹八人,他是长子。为了养家糊口,他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当时,别人捕20斤鱼,我一定要捕30斤,别人捕30斤,我没50斤就不回家。”周运富说,为此,他起早贪黑,不仅把撒网技艺练得炉火纯青,还学会了观天气、判风向、熟水流等技能,练就了扎实的捕鱼本领。
今年10月,具有汉江味儿的民俗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襄阳市第四届重阳大舞台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获得二等奖。如今,凭着撒得一手好网,周运富的团队被各景区、商场邀请前去表演,他笑着说:“过去撒网捕鱼,如今撒网增收。”
鱼鹰捕鱼,传统绝活儿有新演绎
除了撒网捕鱼,周运富还是一名鱼鹰捕鱼高手。“鱼鹰捕鱼,又叫鸬鹚捕鱼,是传承千年的捕鱼技艺,被一些地方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到这儿,周运富点开了他手机中的视频。
只见身着黄色练功服的他,脚踩两只并排连成一体的小船,端着长长的竹篙,行驶在米公祠前的水面上。他用长篙轻点水面,船舷上的鱼鹰立刻俯冲钻入水中,身影如箭。紧接着,他又挥舞着长篙,时不时用双脚跺着船板。伴随着阵
阵“吆喝”声,鱼鹰拍着翅膀跳上渔船。他一把抓住鱼鹰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出来。
周运富说,这是前些年他在米公祠新春庙会上的表演,还原的正是当年他在汉江上用鱼鹰捕鱼的场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学习鱼鹰捕鱼,周运富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了两年多。
“当时我买了三只鱼鹰,最贵的一只1200元,只要进入它们口中的鱼,就没跑的!”周运富回忆道,当
年,他常从东风路附近下水,脚踏两只小船,放鱼鹰捕鱼,天黑了,便点亮船上的汽灯,一直捕到刘集附
近,上岸后,就肩膀挑着两只船、三只鱼鹰,还有几十斤鱼,走回城区卖,七八十里地,要走上大半天。后来
有了班船,便坐船回来。“那时,只要勤劳肯干,一天卖鱼能卖大几十元。”他说。
随着现代捕鱼技术的发展,这门传统技艺,鲜有人再去学习。“现在的年青一代可能都没见过这种场景。”周运富说,为了留住这个民间传统技艺,从2016年起,他便尝试将其融入民俗表演中,并不断创新模式,后来还穿插
进去古筝和太极表演。凭着这项绝活儿,如今,每到大型节假日,请周运富表演的商家络绎不绝。
以另一种方式守护汉江
如今的周运富皮肤黝黑,身板硬朗。大嗓门的他有着和大多数渔民一样的特征:粗犷、质朴、勇敢。
讨生活的那些年里,除了捕鱼,周运富还吹过喇叭、组过乐队、开过舞厅,但最让他割舍不下的,还是这一江碧水。他说,这一江碧水里,藏着他一生的故事,他有义务守护好这里。
不法捕鱼人电鱼、毒鱼、炸鱼或用密眼网具捕鱼,对汉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020年,襄阳市落实十年禁捕计划。对此,周运富不仅双手赞成,还付诸行动。
现在排练的民俗节目里,周运富会特意融进一些保护汉江的片段或场景;演出结束前后,他会带领团员们一起向观众进行宣传,以另一种方式守护汉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周运富说,保护了母亲河汉江,就是保护了我们的家园。
为了让团员们玩出新意、玩得快乐,周运富每年都在创新玩法。
2016年,他绑起长马尾辫,脚踩平衡车,化身脚踏七色彩云的“孙悟空”;随后,他又组建襄阳首支奶奶舞龙队,在人民广场为市民义务表演。
如今,周运富仍在坚持义演。每年,他都会带领团队成员到各福利院演节目,送温暖。如遇到有困难或生重疾的朋友,他还会发动团队成员在人民广场进行义演,帮忙筹集医疗费。
周运富表示,艺术来源于生活,以后,他计划创作排练更多有襄阳味儿的民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