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来凤:茶园里来了“转转工”
发布时间:2022/04/17 公益 浏览:13
“朱大姐,我们帮你采茶啦。”4月11日下午,湖北省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的12名“红马甲”,来到村民朱桃香的茶园。
“红马甲”们也是本村村民,他们还有一个亲切的称呼:“转转工”。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季。67岁的朱桃香和老伴承包了4亩茶园,眼看叶子一天天长老,而家中人手又不够,赶紧向村委会求助。
省民政厅驻石桥村第一书记罗志刚和村支书谭艳菊迅速组织3名党员和附近9位村民,一起前往朱桃香家。经过4小时采摘,20斤鲜叶被收走,共得现金1400多元。
“太感谢了,再晚两天,这些叶子就老掉了。”朱桃香几番留大伙吃饭,均被婉拒。
哪家有困难,村民们轮流帮忙,不收取任何报酬。这就是石桥村运行了3年多的“转转工”。
罗志刚介绍,2018年,工作队调查发现,石桥村户籍村民1456人,但外出打工有800余人,在家具有劳动能力的约300人,大多是留守妇女和老人。全村种植茶叶、杨梅、水稻等共计2000亩,农忙时,部分家庭因劳力不足,影响抢收抢种。
工作队了解到,过去,恩施州村民在农忙时会相互义务帮忙,翻山越岭当“转转工”。“这种邻里守望的文化不能丢。”当年,在工作队主导下,石桥村“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正式成立。党员带头,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号召村民互帮互助。
“转转工”邓德平介绍,全村有近700亩茶园,集中在清明节前后采摘,是“转转工”一年最忙的时候。今年3月以来,他就帮助村民采摘茶叶10余次。他印象最深的是,六组村民张平安要照顾重病的妻子,家中3亩多茶园无人采摘。工作队和村干部带领70名“转转工”前去帮忙,解了燃眉之急。
52岁村民谭国政前两年身体不好,是“转转工”帮他播种水稻,有了收成。如今,他也成了“转转工”的一员。邓德平家中田少,时间“宽裕”,全家4人都加入了互助会。
在党员们带动下,“转转工”越来越多,目前已超过200人,其中“主力军”40多人,年纪最小的20岁,最大的87岁。据统计,每年单次超过5名“转转工”的帮扶近50次,绝大部分是采茶。
“‘转转工’不仅解决了劳力不足难题,还拉近了邻里关系,大家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罗志刚表示,如今,村民们主动清扫垃圾,清理被暴雨冲下的树枝、淤泥等。今年,工作队将推行积分制和爱心超市,给“转转工”们奖励生活用品。
今年,省委党校将石桥村“转转工”案例列入了重点教学课题。来凤三胡乡也计划在石桥村召开现场推进会,在全乡推广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