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黄冈:科技加持拉长葡萄采摘期
发布时间:2021/11/26 乡村振兴 浏览:155
原本应在八、九月份成熟的葡萄,却在寒冷的11月仍挂在枝头。
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湖北黄冈黄州葡萄种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醒目的科研、培训楼。
在这里,科学种植技术让葡萄采摘期可以持续将近4个月,自动化水肥一体灌溉系统、互联网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设施让“绿色”葡萄不愁卖。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占地314亩,建有设施葡萄种植88亩、避雨棚葡萄种植212亩的科创基地,承担着黄冈市大别山地区26个百亩以上葡萄种植基地、周边23个葡萄种植专业户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等乡村振兴任务,带动黄州及周边县区加快葡萄产业的发展。
科技特派员
带来“葡萄经”
车沿黄冈江北高速公路奔驰,一路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到达黄州区陶店乡小汊湖村,“嘉裕葡萄”4个红色大字高悬于一座大楼顶端。这里是由黄冈市科技特派员邵国平创建,湖北省科技厅2020年批准建立的“黄州葡萄种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研楼。
“刚摘的葡萄,放心吃!”邵国平乐呵呵地介绍:“我们不愁销售,葡萄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A级产品。”
黄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州区地处大别山脉,辖区内大多低山丘陵地形,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日照长,很适合种植葡萄。可多年来,黄州区以水稻、棉花等大宗农作物种植为主,只有零星的农户庭院作观赏种植葡萄,葡萄产业发展滞后。
2015年,黄州区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引来江苏葡萄种植专家邵国平,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葡萄种植。
202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为科创基地后,实施教授回乡“千人计划”,引进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龚林忠、副研究员艾晓艳、副研究员刘勇,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傅小鹏组成研发团队,开展葡萄产业科技研究。
“树上保鲜的方法拉长销售期,满足老百姓对葡萄鲜果的需求。”邵国平介绍,园内种植有夏黑、蓝宝石、浪漫红颜、魏可、阳光玫瑰、金香一号、醉金香、红富士等8个品种的葡萄。
从7月到11月分批分期成熟,陆续上市。获批为科创基地后,已完成两个新优品种引种试验、推广应用1个新品种,申报发明专利1项。
田间科技
创新的“桥头堡”
“葡萄种植是精细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旦开花保果工作做不好,失挂1天,带来的损失将是失收1年。”邵国平尝尽种植的酸甜苦辣。
2016年6月的一个夜晚,一场强降雨让葡萄全部都烂在树上,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我和我老婆从凌晨2点开始冒雨挖沟渠,眼看着大雨将葡萄打落,葡萄苗被雨水盖过了顶,当时几乎崩溃瘫坐在地。”谈起那个晚上,邵国平眼角仍有些发红,但转眼他又笑了,因为“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下暴雨了”!
那次惨痛经历后,邵国平开始大规模进行大棚栽培。实施露天、避雨、大棚等3种栽培模式,摸索出绿色标准葡萄生产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安装了自动化水肥一体灌溉系统及互联网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经营。
他种的葡萄屡屡在全市乃至全省获奖,“一种适用于葡萄园的农药减施增效方法”获国家专利。
“在邵国平帮助下,我们村种的蓝宝石、夏黑、阳光玫瑰等葡萄看相好、口感佳,成为电商平台网红!”黄州市陈策楼镇盂钵桥村党支部书记吕迎红说,以前村民自己种葡萄,经常出现病害、干死等问题,现在葡萄成了村里支柱产业,让村民们富了起来。
聘请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来黄州授课;专家、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开展以工代训,新建葡萄园技术人员到基地参加劳动;接受大学生到基地实习实训……科创基地发挥着“桥头堡”作用,带动了黄州及周边县区葡萄产业加快发展,让黄州葡萄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