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武汉高校研发新材料 为冬奥会防寒服提供保暖“内芯”
发布时间:2022/01/11 科技 浏览:119
记者从驻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市高校科技特派联络员处获悉,武汉纺织大学王栋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材料,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保防寒服装提供保暖“内芯”。
冬季户外寒冷,如何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安们穿上暖和衣服,奥秘就藏在一种“多种功能性涤纶短纤维”新型材料里。防寒衣的保暖内芯70%采用了新型材料,经过和其他纤维混合制成的保暖絮片,具有瞬间升温、长效蓄热、轻薄舒适、吸汗透气等性能。
新型材料做的防寒服“内芯”
快速吸收光线慢慢释放热量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团灰色絮状物,用手摸一摸搓一搓,马上就发热了,在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4楼“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成果展示厅,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这种“多种功能性涤纶短纤维”新型材料。
“这是中石化在几年前主动找我们进行定向研究的,团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做出来,把技术转交给中石化。”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纺织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栋介绍,这种新型材料做的防寒服“内芯”,可快速、尽可能吸收所感知到的光线,通过光能高效转变为热能,然后再慢慢释放出热量。
快速完成技术攻关后,中石化找下游生产商“仪征化纤”进行量产,第一批300吨一下子就卖光了,王栋说,不仅性能好,1吨原材料利润率比常规聚酯高了21倍,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
“谈到纺织,人们往往会把服饰与其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纺织行业的误解。”王栋介绍,纺织是中国近代历史中发展最早的工业,纺织材料本质是一种基础性材料,能应用在各个领域。
功能性纤维聚合物和纤维、纳米纤维过滤膜、可穿戴电子柔性设备、生物医药……王栋团队的科研应用产品越来越丰富,转化效率也大大提升,与中国石化、日本大金等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每年都会定向发起与王栋团队的科研转化。
坚持问题导向做科技成果转化
“要做就做别人做不了的科学技术”
在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4楼“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的大门,贴着“四个面向”的标语。王栋说,科学家要有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应用导向,所以进门就把这个贴出来,“我想给每个老师、每个学生看看,搞科研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说,“作为科学家,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责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时刻要提醒自己践行‘四个面向’来进行科学研究。”
2005年,王栋正在美国读博,一次做实验,他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当时便想到要利用这一现象做原创科研成果,解决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难以量产的国际难题。此后,王栋便一直致力于纳米纤维材料的产业化及在精密过滤材料上的应用。
“做别人做不了的科学技术,补供应链短板。”从美国回国在武汉纺织大学任教后,王栋一直以市场为导向做科技成果转化。以纤维材料微纳米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为科研目标,切进各行各业的痛点、难点,用纤维相关技术手段去满足需求。
和骨科医院合作做高性能聚合物材料PEEK、新研发的热湿调控功能纤维也马上被众多企业看上……从头发丝1/1000粗细的纳米纤维起步,王栋如今带领“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走向应用更广阔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