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东湖科学城打造全球影响力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发布时间:2022/03/22 创新 浏览:166
3月20日,春分时节。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二路,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启动仪式现场,热气腾腾。
现场签约、开工,发布《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
一系列重磅举措,都剑指一个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一核多点”产业空间布局
活动现场,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华工科技信息激光产业园等一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签约额约200亿元。
锐科激光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基地、奔腾激光武汉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集中开工,开工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是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的核心。”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产业招商处副处长吴家伟介绍,该产业基地位于未来一路以东、未来三路以西、科技一路以南、科技三路以北,规划面积约3600亩,分为创新平台区、企业集聚区和配套服务区。
创新平台区沿高新大道创新主轴,谋划布局以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激光湖北实验室为核心,集光量子技术与应用总部、大型科研创新机构与高精尖企业研发总部于一体的研究机构和平台。
企业集聚区沿未来二路,打造以龙头上市公司为支撑的激光器和高端激光设备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上市公司总部基地,并围绕激光上下游核心环节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一批中小微创新企业。
一核引领,多点支撑。
在华中科技大学,推动激光前沿技术与应用上的产学研合作;
在光谷科学岛,加快推动武汉先进光源研究中心的建设;
在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激光微纳加工和检验检测;
在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和生物创新园,重点开展激光医疗装备和激光诊断技术研发;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推动激光在新兴产业的研发,在激光雷达、激光显示、激光投影等领域培育孵化一批中小微企业。
这五大支撑点,将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联动协同、“百花齐放”。
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湖北东湖科学城发挥在激光产业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周边城市承接激光创新资源与成果外溢,实现部分生产制造和产业转移,整合周边城市资源,推动激光技术在更多场景的应用,实现激光产业价值链的提升。
培育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3月9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公司公布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8%。
据了解,去年第四季度,锐科激光光纤激光器首次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预计在2022年,将坐稳光纤激光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表示。
《规划》提出,支持锐科激光、华工科技和帝尔激光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激光上市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产业并购,支持企业向“激光+X(消费电子、动力电池、显示面板、生物医疗等)”延伸,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整合海外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
“我们还将引进一批优质激光项目。”吴家伟说,湖北东湖科学城将围绕产业链缺失补强环节如光学部件生产厂商抓项目,围绕激光产业国际化高端人才抓项目,围绕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抓项目,重点引进激光芯片和元器件、控制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
《规划》提出,到2025年,湖北东湖科学城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其中,产值过100亿元企业2家、过50亿元企业3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00家。
到203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攻坚国际激光技术创新高地
“光谷,是中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光谷激光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朱晓回忆,早在1971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老校长朱九思到国家教委开会,听说“激光”这个新名词,决定成立“激光教研组”,并确定研究方向——面向工业应用的激光器研发。这,便是武汉激光产业的由来。
历经51年发展,光谷成为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创下了多个“第一”——国内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光纤飞秒激光器,国内首次突破1.5微米光纤放大器技术,国内第一部光纤激光器行业标准,国内首个激光产品类国际标准……
然而,有专家也坦言,光谷整体缺乏国际知名的激光龙头企业,关键核心激光光源和光束时空调制器件、万瓦以上激光切割头焊接头以及大能量超快紫外激光器等部分关键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
为此,《规划》提出,实施创新能力跃升工程,打造国际激光技术创新高地——
攻克泵浦源、谐振腔和增益介质等一批激光器芯片材料和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激光在航天航空、海洋船舶等领域的复杂构件制造、增材制造等一批高端工艺;
研制飞秒、皮秒等超快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50万瓦级及以上的光纤激光器;
建设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搭建激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委员童吉山表示,如今激光产业正迎来新的变革,向激光清洗、增材制造、激光雷达和激光显示等领域渗透。
2021年,被认为激光雷达元年。长江证券预计,到2025年、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50亿美元和11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和50亿美元。
《规划》提出,将大力开发激光新兴产业应用产品,加大对激光雷达、激光显示等新兴领域的投入,抢占激光领域新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