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
强制国标落地倒计时,鸿蒙智行以技术标杆引领主动...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主动安全技术正从高端配置走向全民标配。2025年,工信部《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轻型汽车(含乘用车与载货汽车...
武汉中心城区将建1000处微型公共空间
发布时间:2022/12/16 创新 浏览:159
近日,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中心城区)高校工作坊优秀设计方案在武昌翟雅阁博物馆进行推介。未来3年,全市中心城区将建设1000处微型公共空间。目前,由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的32组方案已出炉,通过层层筛选,12个优秀设计方案在活动现场推介,不久有望在街头与市民见面。
■武汉高校参与设计
微型公共空间,是尺度较小、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承载城市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包括街边小公园、小广场,社区游园、体育场等。
为落实精致武汉建设要求,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见微知城·精致武汉”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获市政府批准,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计划拟用三年时间,在全市中心城区建设1000处微型公共空间,总用地规模约200—400公顷,初步建成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微型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美好家园。
市规划研究院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四所高校合作,围绕全市中心城区130多处微型公共空间,邀请大学生共同为武汉微型公共空间规划出谋划策。此前,武汉理工大学已完成洪山区19处与青山区14处微型公共空间方案的设计。
■解决痛点又实用有趣
本次推介会是湖北美术学院专场活动。从收到武昌区24处微型公共空间地块任务后,该校迅速组织起24名指导老师、100余名学生的精英团队,成立规划智囊团,共构思了32组设计方案,12个优秀方案脱颖而出。
优秀方案《行色入微》的设计者严青亮介绍,团队设计的地块在黄鹤楼街道彭刘杨西路22号,位于武昌实验小学北门西边,出行人群以学生及家长为主。
“通过前期数据收集分析,对场地进行调研,总结出该道路承载功能复杂等痛点。”严青亮说,“我们提出分流的设计策略,构建学区、街道休闲带,通过节点分流,打造安全便捷的上下学路。同时,活化林下空间,构建友好型共享空间。”
21号地块设计方案也有特色,模拟颜料被挤出的形态形成一个拱形结构,并沿着设计好的路径相互穿插交叠。颜料软管设计成座椅和休息区,地面上的彩色颜料图案增强了市民的体验感和趣味性。
武昌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认为,这批设计方案让人惊喜,它们有创意、有较强的艺术性且具有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展现在市民眼前。
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会陆续将高校优秀方案向各区推介。届时,高校设计成果将移交给各区,再由各区结合城建计划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