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health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 > 武汉:英雄之城凝铸伟大抗疫精神

新闻

从销量看实力,问界新M5 Ultra硬核产品力获用户点赞 从销量看实力,问界新M5 Ultra硬核产品力获用户点赞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智能SUV市场,销量数据往往最能说明问题。问界新M5Ultra用实实在在的市场表现证明了...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武汉:英雄之城凝铸伟大抗疫精神

发布时间:2021/06/25 健康 浏览:108

庚子新年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声号令,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慨然出征。
一串殷红的指印,是他们义无反顾的“请战宣言”:“我报名去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愿意去用自己生命交换患者生命!”
其实,他们也是血肉之躯,甚至还在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拼渐冻之躯,与病毒竞速,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
其实,他们也是丈夫、妻子、儿子、女儿,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彭渝除夕之夜瞒着家人驰援武汉,“你是我妻也是战友,盼凯旋”,看到同为军人的丈夫发来的留言,她已泪流满面。
其实,个中风险他们深谙,却克服路途艰难,逆险而行——武汉市江夏区“90后”社区医生甘如意,历经4天3夜,骑自行车300公里,终于回汉返岗。
2020年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武汉、湖北进入“战时”状态。确诊和发热患者骤增,以至“一床难求”,拯救生命的呼唤一声急过一声。
“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迅速打响。
报名、集结、出发,会师湖北!1月23日起,全国医务工作者大规模、高频次、快集结的逆行壮举,烙印下一幕幕动人画面。
1月24日,农历除夕,首批6支来自军队和全国各地医疗队的近千名医护人员,在中央军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调派下星夜集结,到达武汉。
1月28日,湖北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3500例。就在同一天,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医务人员数量迎来首个高峰:54支医疗队、7080余人……
先后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工作者披甲赴荆楚。子弟兵陆海空三箭齐发,“顶配”悉数集结,院士并肩作战。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
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能如此迅速集结一国最优势医疗资源、医务人员抗疫,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创下的奇迹,体现了无可比拟的国家制度优势。
科学之光,点亮生命奇迹
“病毒不会自动离去,科学永远是生命的守护神。”这是秉持在医者内心的执念。
困难不言而喻:病毒从未见过,脾性一无所知,医学典籍里也无法查寻到只言片语。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之战打响。全省54万名医务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其中17万余人冲上最危险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救治“红区”。
没有豪言壮语,但以命相搏的豪气却喷薄而出。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通宵达旦指挥改造病房,两天内腾出500张床位,生命却定格在51岁。
没有慷慨陈词,但绝不退却的勇毅气冲霄汉。2020年1月23日、25日,承载无数希望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相继吹响建设号角。寒风凛冽之中,数万名建设者火速集结,千余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不到半月,两座集中救治医院拔地而起。
2月初,武汉以每1.5天新建一座方舱医院的速度,将16处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2万余名病人。
一个月内,武汉以每天增加3000张病床的速度,建设完成了相当于60家三级医院的病床数。到2月29日,武汉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点全部实现“床等人”,一次次向世人展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科学探索与创新,成为拯救生命战场上最鲜明的符号。
“如果没有国家不遗余力救治,我们一家不敢奢望团圆!”9月17日,武汉市民崔志强对前来为他复查的医护人员由衷感谢。
从崔志强1月23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到7月21日出院,他的新生与诸多科学创新相连:使用ECMO+呼吸机维持生命62天;实施双肺移植手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说:“勇于创新,科学探索,是点亮生命之光的密匙。”
改进检测手段,5天时间,武汉建成日均万份核酸检测能力的“火眼”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革新救治方法,改造呼吸机,为患者做喉镜直视下插管有创机械通气。
高擎科学利剑,齐心合力攻关。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成立插管、护心、护肾等小分队,各个击破,应对病毒对器官的攻击,短短8天,重症病例病亡率从5.58%降到3.39%;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通过5G视频,连线北京专家远程会诊,为患者制定“一对一”重症救治方案,有效提高救治效果。
苦难中孕育希望,伤痛中迎接新生,医务人员不断接近高难医学的边际。心梗、肾衰多种重症缠身的患者挺过来了,历经肺功能严重受损、气胸、炎症风暴侵袭等多重打击的患者,起死回生。
大爱仁心,给予最温暖的呵护
在阳光的驱逐下,冬天止住了脚步。
是怎样的力量,让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最终有了让人振奋的结果?答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德同心、医者仁心。
血肉同胞,与子同裳。中华传统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医学的“医乃仁术”,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下,成为当代医者深厚的精神滋养、职业底色。
术不仅在巧,更在仁。救治的不仅是躯体,还有心灵。用精湛的医术救治患者的疾苦,用温暖的微笑照亮患者的心灵,这是对“大医精诚”最朴实、最生动的注解。尽管脸颊已被口罩勒到破皮,头发已被汗水浸到湿透,眼里满是血丝,但他们仍然于细微处播撒阳光。
患者的眼神,触动他们心里最深处的柔软。22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陈文,因自闭症无法交流,在长江航运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尹彩霞等却心灵感应般地给他清理污物、擦洗,熬汤、带热菜热饭,改善营养。
患者的手势,是催促他们前行的动力。这群和死神赛跑的白衣天使们,有的跪着给病人护理、帮危重病人翻身洗头;有的日行3万步,只为让每位患者的水杯里都有热水、每一次呼叫都有及时应答;有的在隔离病房里给患者过生日;有的把自己的牛奶、鸡蛋、盒饭都留给了需要加强营养的患者……
患者的叹息,是让白衣天使努力去排解郁结的号令。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隔离病区,康复科52岁的医生李洁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画上各式各样的手绘花朵,多姿多彩,绚丽夺目。她希望把乐观的态度、春的意境、必胜的决心带入病区,带给患者。
数万名在医院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没有亲人陪伴和照顾,有的还是交流不畅的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无法表达的婴幼儿,但护士说:“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
终于,等来了捷报频传的日子:武汉确诊患者总体治愈率达94%;湖北成功治愈3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患者;16家方舱医院迎来陆续休舱……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在不放弃、拼到底中诞生。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刻揭示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力量源泉。
在浩荡的时间河流里,伟大的抗疫斗争是荆楚大地艰苦卓绝的一段路程,从磨难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把伟大抗疫精神融于血脉之中,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