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
强制国标落地倒计时,鸿蒙智行以技术标杆引领主动...
随着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主动安全技术正从高端配置走向全民标配。2025年,工信部《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明确要求轻型汽车(含乘用车与载货汽车...
防疫不松懈建设不松劲 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基地将如期完工
发布时间:2021/09/09 新闻 浏览:308
9月2日上午8点,记者在正在建设的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看到,准备进场施工的工人在实名制通道前测量体温,有序入场。2021年1月开建以来,承建航空基地的中铁建设中南公司始终坚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确保安全生产。
据项目总工程师张林介绍,目前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上共有28名工程管理人员和160多名工人,全员实施严格的疫情防控管理。所有工作人员在参与项目前必须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查阴性的证明才可以参加项目建设。
项目对全体员工登记造册,每天早、中、晚三次测量体温,要求员工晚上下班后非必要不外出。同时安排专人专班在每天上午上班前和晚上下班后对施工场地、办公区域和员工宿舍进行两次消杀,确保项目环境安全、卫生。
截止到9月2日,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上没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也没有新冠肺炎患者密接人员。
鄂州花湖机场作为4E级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国际口岸和亚洲第一座专业性货运枢纽智慧机场,各项目建设难度大、工期紧。
2021年8月初,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遇到了外地工人难到岗、外地建材难运输的问题,工程进度受到了短暂的影响,但项目总工程师张林对于如期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信心十足。这份信心来自于中铁建设中南公司在该项目中投入使用的“尖板眼”——BIM(建筑信息建造)。
与传统的按照图纸建设施工的流程不同,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推广BIM应用,用数据打通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质量管理、计量支付等环节,用模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南公司BIM实施团队遵循“先模型深化,再按模施工”的原则,施工前,项目BIM人员对所有工序的每个构件进行数字建模,将全部构件的尺寸、材质、外形、技术参数等转化为数据信息,用数字“复制”出每个构件,并在施工阶段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深化、细化数字模型,确保数字模型即建造实体,达到“所见即所得”。如同在电脑中先搭建一座机场,再按照模型进行“3D打印”建造,极大地提高了项目施工的精准性,有效控制了因为施工不够精准而返工的成本,提高了建设效率。
除全过程设计建模外,数字化应用在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中随处可见:在桩基上安装前端数字设备,对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打桩次数、成孔深度、垂直度等精准监测,施工精度能达到厘米级,有效遏制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通过模型与平台系统挂接,在客户端和移动端进行质量验评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清单计量方面,模型构件赋予造价信息和质量验评信息,实现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基地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80%,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底如期完工。基地建成后将作为花湖机场特种设施维修中心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