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湖北巴东“童伴妈妈”让留守儿童获得“爱的陪伴”

新闻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倒刷圈再次出圈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

  • 问界M5操控有多强?行业首次3600°速倒刷圈是最好的...

    日前,有着“魔鬼停车楼”之称的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迎来了一场3600°速倒刷圈挑战。本次挑战由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来完成,两位车手分别驾驶一台曙光黄配色的涂装款问界M5和一台粉白配色的问界M5。两台车...

  • “放歌大武陵 谱写新篇章” 2023武陵山原生民歌音乐...

    为全面推动大武陵区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指导,渝鄂川三省(市)文旅部门共同主办的2023武陵山原生民歌大赛将于11月1...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湖北巴东“童伴妈妈”让留守儿童获得“爱的陪伴”

发布时间:2021/07/23 教育 浏览:34

她们,把关爱与照顾给予留守孩子。她们,有着温暖的称呼——“童伴妈妈”。
2019年7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湖北省民政厅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童伴妈妈”项目落户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目前,巴东县4个乡镇的19个村分别设立了“童伴之家”,几百个孩子有了“童伴妈妈”。
童伴之家,呵护孩子成长的乐园
宽敞明亮的室内,各类玩具、绘画用品、体育用品齐全;一字排开的书架,各种书籍随手可取;壁柜里陈列的手工作品,漂亮而精致;拼成各种图形的桌子,成了孩子们一方学习的天地……
今年7月4日,在巴东县沿渡河镇罗溪坝社区“童伴之家”,来自附近易迁安置点的30多名孩子,正围坐在桌子前看书、画画、下棋。“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玩,可以做手工、看书、玩游戏,参加各种主题活动,还能交到很多朋友,性格也越来越阳光。”“童伴妈妈”刘登峰告诉记者。
“悠悠夏日长,何处觅清凉,河水潺潺让人向往,我的小伙伴啊心别痒,生命安全永远记心上……”一大早,小朋友们齐唱歌曲,拉开了当天“防溺水”主题活动的序幕。在“童伴妈妈”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游戏。
“我很喜欢‘童伴之家’,放学后和周末我都会来这里看书、做作业、画画,还交了很多朋友。刘妈妈特别温柔细心,经常带我们做游戏。”11岁的王存宇是一个阳光男孩,自从“童伴之家”落户社区后,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个月的主题活动从未缺席。放学后有人陪,也让王存宇在服装厂上班的妈妈少了后顾之忧。
目前,巴东县信陵镇、官渡口镇、沿渡河镇、大支坪镇的19个村(社区),分别建立了“童伴之家”,每个村配备一名“童伴妈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面临的亲情陪伴、学习教育、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精准关爱、精准救助和精准陪伴。
童伴妈妈,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
28岁的王敏,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也是巴东县沿渡河镇野马洞村的“童伴妈妈”。谈及参与项目的初衷,她坦言是13天的打工经历改变了自己。
2019年4月,王敏离别3岁的女儿到杭州打工,从事餐饮前台接待工作,月薪6000元。然而,只干了13天,对女儿的思念和牵挂折磨得王敏寝食难安,她毅然辞职回家,下定决心不再离开年幼的女儿。
“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留守儿童,也想为村里其他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和陪伴。”2019年7月,得知村里的“童伴之家”招聘“童伴妈妈”,王敏主动报名,经过选拔和培训,她正式加入“童伴妈妈”行列。上岗后,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全村儿童底细,为全村留守儿童建立信息档案,帮助符合政策的困境儿童申请待遇保障。
“现在野马洞村的17个留守儿童都是我的‘孩子’,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王敏说,通过2年的交流相处,看到曾经的“问题儿童”变成“乖乖女”、性格内向的儿童交到了朋友,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看着一个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一个个沉迷手机、网瘾的孩子爱上了运动和阅读,是“童伴妈妈”们最大的欣慰。
精准施策,探寻有福“童”享新路径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心理诉求?孩子遇到困难,如何帮助解决?2019年7月,巴东县作为恩施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获准实施“童伴妈妈”项目,逐步探索解决这些难题的路径。
为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巴东县民政局设立“童伴妈妈”项目办公室,多次组织“童伴妈妈”赴贵州、江西、云南等地培训;中国扶贫基金会每月针对儿童专业知识、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绘画娱乐等方面进行线上专项培训;巴东县项目办每月对项目村的工作进展进行交流督导。
经过考核淘汰、优中选优的19名“童伴妈妈”,充分发挥她们身为母亲的优势,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和陪伴,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对象实施精准关爱。
两年来,19个项目村的“童伴妈妈”按照“一人一档”的工作要求,走访了所有少年儿童家庭,通过精准施策,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精准关爱、精准救助和精准陪伴。
“正在巴东实施的‘童伴妈妈’项目,为解决留守、困境儿童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巴东县民政局局长谭德君说,下一步,民政部门将凝聚各方力量,有效配置资源,在全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