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湖北巴东“童伴妈妈”让留守儿童获得“爱的陪伴”
发布时间:2021/07/23 教育 浏览:104
她们,把关爱与照顾给予留守孩子。她们,有着温暖的称呼——“童伴妈妈”。
2019年7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湖北省民政厅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童伴妈妈”项目落户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目前,巴东县4个乡镇的19个村分别设立了“童伴之家”,几百个孩子有了“童伴妈妈”。
童伴之家,呵护孩子成长的乐园
宽敞明亮的室内,各类玩具、绘画用品、体育用品齐全;一字排开的书架,各种书籍随手可取;壁柜里陈列的手工作品,漂亮而精致;拼成各种图形的桌子,成了孩子们一方学习的天地……
今年7月4日,在巴东县沿渡河镇罗溪坝社区“童伴之家”,来自附近易迁安置点的30多名孩子,正围坐在桌子前看书、画画、下棋。“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玩,可以做手工、看书、玩游戏,参加各种主题活动,还能交到很多朋友,性格也越来越阳光。”“童伴妈妈”刘登峰告诉记者。
“悠悠夏日长,何处觅清凉,河水潺潺让人向往,我的小伙伴啊心别痒,生命安全永远记心上……”一大早,小朋友们齐唱歌曲,拉开了当天“防溺水”主题活动的序幕。在“童伴妈妈”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游戏。
“我很喜欢‘童伴之家’,放学后和周末我都会来这里看书、做作业、画画,还交了很多朋友。刘妈妈特别温柔细心,经常带我们做游戏。”11岁的王存宇是一个阳光男孩,自从“童伴之家”落户社区后,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个月的主题活动从未缺席。放学后有人陪,也让王存宇在服装厂上班的妈妈少了后顾之忧。
目前,巴东县信陵镇、官渡口镇、沿渡河镇、大支坪镇的19个村(社区),分别建立了“童伴之家”,每个村配备一名“童伴妈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面临的亲情陪伴、学习教育、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精准关爱、精准救助和精准陪伴。
童伴妈妈,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
28岁的王敏,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也是巴东县沿渡河镇野马洞村的“童伴妈妈”。谈及参与项目的初衷,她坦言是13天的打工经历改变了自己。
2019年4月,王敏离别3岁的女儿到杭州打工,从事餐饮前台接待工作,月薪6000元。然而,只干了13天,对女儿的思念和牵挂折磨得王敏寝食难安,她毅然辞职回家,下定决心不再离开年幼的女儿。
“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留守儿童,也想为村里其他留守儿童带去关爱和陪伴。”2019年7月,得知村里的“童伴之家”招聘“童伴妈妈”,王敏主动报名,经过选拔和培训,她正式加入“童伴妈妈”行列。上岗后,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全村儿童底细,为全村留守儿童建立信息档案,帮助符合政策的困境儿童申请待遇保障。
“现在野马洞村的17个留守儿童都是我的‘孩子’,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王敏说,通过2年的交流相处,看到曾经的“问题儿童”变成“乖乖女”、性格内向的儿童交到了朋友,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看着一个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一个个沉迷手机、网瘾的孩子爱上了运动和阅读,是“童伴妈妈”们最大的欣慰。
精准施策,探寻有福“童”享新路径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心理诉求?孩子遇到困难,如何帮助解决?2019年7月,巴东县作为恩施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获准实施“童伴妈妈”项目,逐步探索解决这些难题的路径。
为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巴东县民政局设立“童伴妈妈”项目办公室,多次组织“童伴妈妈”赴贵州、江西、云南等地培训;中国扶贫基金会每月针对儿童专业知识、心理健康、安全防护、绘画娱乐等方面进行线上专项培训;巴东县项目办每月对项目村的工作进展进行交流督导。
经过考核淘汰、优中选优的19名“童伴妈妈”,充分发挥她们身为母亲的优势,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和陪伴,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等对象实施精准关爱。
两年来,19个项目村的“童伴妈妈”按照“一人一档”的工作要求,走访了所有少年儿童家庭,通过精准施策,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实施精准关爱、精准救助和精准陪伴。
“正在巴东实施的‘童伴妈妈’项目,为解决留守、困境儿童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巴东县民政局局长谭德君说,下一步,民政部门将凝聚各方力量,有效配置资源,在全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