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湖北宜昌高新区:重奖“小巨人”“新物种”
发布时间:2022/02/27 产业 浏览:68
2月18日,湖北宜昌高新区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大会,兑现奖励资金6312.10万元,惠及206家企业。
这些获奖企业中,不少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全省首批科创“新物种”、科创板上市公司等企业。
截至2021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72家,同比增长34.7%。其中,宜昌高新区核心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1家。
中南鹏力:为海洋装上“千里眼”
2月18日,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南鹏力公司)生产车间,一个透明玻璃圆球引人注目:一侧是浩瀚的蔚蓝大海,一侧是根根笔立的天线,海洋探测仪的电波投向海面。
“这是我们的产品模型。”中南鹏力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智会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探测仪,可实时监测远距离海流、海风、海浪等海洋水文环境,为海上搜救、防灾救灾、工程建设、渔业养殖等提供大数据支撑,相当于为海洋装上“千里眼”。
2009年,中南鹏力公司落户宜昌高新区,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中国海洋探测仪产品研发创新。
过去,海洋探测装置建设大多要求地形平坦宽阔,可海岸往往礁石嶙峋,不仅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也高。2015年,中南鹏力公司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海洋探测仪地貌共形天线布阵技术,令该设备可随地形安装在起伏的礁石上或马路边,并抵抗17级台风,最小可监测到0.5米高的海浪。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海面空旷,探测设备极易遭雷击。“一套设备几百万元,一旦遭雷击,设备和数据都将毁于一旦。”陈智会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集成避雷针的一体化发射天线,避免恶劣天气对设备的影响。
目前,中南鹏力已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全省首批科创“新物种”企业。陈智会说,该公司已在我国海岸线建设数十个监测站点,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向探索深海领域进军。
宜昌人福:两年上市2个国家1类创新药
2685万元!大会现场,宜昌人福药业获得“头奖”。
重奖背后,是宜昌人福强劲的科技创新动能。
2021年5月,宜昌人福药业国家1类新药“注射用磷内泊酚二钠”获批上市。这是继2020年“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上市后,第二个获批上市的国家1类新药。
1类新药,代表着新药研发的最高水平,是“从0到1”的创新,没有前路可循。
“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全身麻醉药,在体内被代谢成活性物质丙泊酚后产生麻醉作用,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全身静脉麻醉药之一。产品研发过程中,宜昌人福团队攻克多重难题,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并取得3项发明专利。
每年,宜昌人福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2%。截至目前,宜昌人福药业共有200余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有8个1类新药、12个2类新药、57个3类新药在研。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氢吗啡酮、纳布啡等创新药物达20多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批品种达24个,在全省首屈一指。
眼下,宜昌人福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医工院等多所科研机构达成创新合作,拥有外籍专家20余人、技术人员1000余人、专业研发人员近1000人。面向国际化,宜昌人福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德国paion公司等全球创新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未来将在欧洲、美国等地设立和扩建研发中心,汇聚全球生物医药人才共同创新。
城东U谷: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规模以上企业9家、征地自建企业4家、诞生行业“隐形冠军”企业1家——短短4年,宜昌“城东U谷”已引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150余家。
“城东U谷”是国家级专业孵化平台,集生物医药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于一体。投建运营方宜昌欣扬孵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湃介绍,该园区主要引进培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链企业,为初创期企业提供研发、办公等共享设施。
行业领先的无创伤治疗肾结石项目、癌症早期筛查、生物医药特种酶研发和应用平台、合成生物学研发及生产……走进园区,科技新风扑面而来。
彭湃介绍,园区引进三峡医学检验所、宜昌生物医药研究中心、湖北金雀医学检验实验室、宜昌市生物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等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入孵企业均可共享这些科学仪器设备检测试验服务。
2020年,园区企业三峡医学检验实验室(湖北)有限公司、湖北景瑞天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盛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年产值均突破2000万元。三峡医检公司执行总经理李春妍介绍,该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抗原抗体检测,15分钟可出检测结果,适合快速、现场检测。如今,三峡医检公司被纳入湖北省第九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成为宜昌首家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15支核酸外采队伍、两台采样车满负荷运转。
去年,“城东U谷”产值达13.56亿元,缴纳税额5154万元。生物医药,正在打造为宜昌“永不落幕的产业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