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industry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 > 湖北潜江运粮湖:强链补链助力产业升级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潜江运粮湖:强链补链助力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2/04/19 产业 浏览:18

眼下正是小龙虾收获旺季。4月13日,刚刚完成技改扩规的湖北绿亿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抓紧收购、全力生产。
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被倒上传送带,分级、清洗、蒸煮后,由传送带送进加工车间,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
绿亿园落户潜江市运粮湖管理区以来,一直致力于农产品储存、加工和食品生产、销售。近年来在管理区党委的引导和支持下,根据小龙虾市场旺盛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方向,2021年下半年投资1.3亿元进行技改扩规,形成了年加工1.2万吨小龙虾的生产能力。
“现在是试运行,每天收购加工2万斤小龙虾,下周开始将敞开收购。”公司总经理匡小江说,技改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区党委组建工作专班,帮助协调进度、解决困难,在供水、供电、通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项目按期完工投产。
这是运粮湖管理区实施小龙虾产业强链补链,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的真实写照。
该区虾稻产业基础厚实,养殖面积已达总耕地面积的93%以上,从最初的养殖、餐饮到目前的收购、物流、加工,小龙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从业人员3000余人,带动68户脱贫户增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如何破解产业体量瓶颈?
该区突出强链补链,不断在特色上做文章,培育高附加值、高成长型企业,推动虾-稻产业从做产品向强品质方向跨越。同时服务好现有存量企业,扶持绿亿园等农字号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积极推动生产提档、产品升级。
技改扩规后,绿亿园又面临用工缺口。运粮湖管理区党委急企业所急,针对剥虾工需求波动性大、临时性强的特点,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模式,积极与外地劳务部门联系,帮助搭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的信息桥梁,做好对接服务。很快,就岗位需求、就业意愿、工资待遇等方面与河南省南阳市的300多人达成意向。
“我们是3月27日从南阳过来的,工厂给每人买了保险,包吃包住,还发生活用品,我们很满意。”虾尾车间里,身穿工作服、手拿镊子的工人李红动作娴熟地将小龙虾掐头抽线、剥壳取仁。
通过短期培训,李红很快成长为一名熟练工人。她每天早上7点进车间,下午5点下班,偶尔晚上加班,但一般不超过10点,一天的收入在260元至280元。
一粒粒饱满的虾仁,在经过检验称重、清洗消毒、杀菌速冻后,按规格分级装进包装箱,运进冷冻仓库。
“我们迎合大众口味喜好,开发了虾仁、虾尾、调味等系列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匡小江说,公司大力进行品牌化销售,打造了“绿亿园”“楚珍园”“信诚记”等企业自主品牌,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技术改造,实现年产6万吨水产食品和1000吨胶原蛋白智能化生产。
服务好现有存量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运粮湖管理区对待技改项目就像对待新引进项目一样,落实主要领导包保、走访等常态化服务机制,加强项目监测、服务和调度,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达产。
“我们坚持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定期研究产业链工作,真正做到帮在实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