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innovation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新 > 湖北赤壁:供销社当“田保姆”,一亩“变”出六亩利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赤壁:供销社当“田保姆”,一亩“变”出六亩利

发布时间:2021/10/01 创新 浏览:22

9月24日,湖北省赤壁市车埠镇黄土村村民刘家晖家14亩金色稻田里,4台收割机来回穿梭。“耕地、种子、肥料什么的都不用我管,只等着收获之后卖稻谷,刨去600元托管费,剩下的全归我。”乐当甩手掌柜的刘家晖一脸满足。
刘家晖能如此舒适地“种田”,得益于赤壁市供销合作社推出的土地全程托管模式。今年初,赤壁市毕家村供销合作社依托旗下黄土村科技创新专业合作社,与村里180户农户签订了1000亩水稻托管协议。根据协议,合作社承诺托管田块水稻亩产不低于1000斤,并优先按市场价托市收购;稻谷卖出后,再扣除农户应交给合作社的600元托管服务费。
“相比于传统流转模式,我们农户的收益增加了5倍。”黄土村村民胡修发掰着手指头,给农村新报全媒记者细细算了一笔经济账:“过去,村里的土地都是流转给大户,即使是800平方米一亩的大田,最多也只有150元左右的流转费;现在全部给合作社托管,一标准亩除去托管费,至少可收益800元左右。”
全程帮农户托管土地,有了收益,才向老百姓收取托管服务费。底气从何而来?毕家村供销合作社主任熊伟金透露,秘诀至少有四:
——规模化种植,全程大型机械化作业,农机和农艺融合,统一管理,节省人工60%,粮食总产量能增加8%;
——打通过去小路、小沟、边埂,种植面积能增加5%;
——统一品种订单可直接对接用粮企业,每亩增收达150元;
——规模化种植使农资批发价就是零售价,农资成本能降20%……
“一套‘组合拳’下来,合作社收益不会差。”熊伟金直言,除了托管赚服务费外,市供销社还为其担保贷款成立鑫毕农农产品有限公司,购置烘干机和大米精加工设备。稻谷加工后变成“鑫毕农”牌优质大米,再卖给大型超市和线上电商平台,每吨稻谷至少可增值120元。仅此一项,年收入就增加500万元。
而这只是来自稻谷种植的收益。熊伟金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最大的“想头”,还在于合作社正积极探索的“稻油轮作模式”——托管田的水稻收割后,可再种植一季油菜。“这一块收入,将是我们的纯收益。”
“一托多赢。我们将总结黄土村经验,复制毕家村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赤壁镇、柳山镇等多个平原乡镇大力推广,实践‘农民外出务工挣钱,合作社为你种好田’的服务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赤壁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吴勇欣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