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省级贫困村刘王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土地流转,分片发展,产业支撑跻身“全国文明乡村”
发布时间:2021/09/29 创新 浏览:23
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网市镇刘王村蔬菜基地,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刚采摘的广东菜心、日本芥兰等应季蔬菜打包上车后,经11小时长途运输,将出现在香港市民的餐桌上。而就在两年前,这蔬菜基地还是一片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账面还是一片“空白”。小小的蔬菜助推刘王村驶上集体经济发展快车道,彻底改变了刘王村的面貌。
困境——
落后村沦为省级贫困村
因村级党组织虚化,地理位置偏僻,20年前,刘王村各项工作长期排名靠后。同时,刘王村近一成的劳动力被周边乡镇企业吸纳。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刘王村也一度陷入困境。由于土地产值低,全村近3900亩耕地以低价承包给外来大户经营长达10余年。村里无资产、少资源、缺资金的局面,让群众丧失了对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的信任。2015年,刘王村因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足、集体经济薄弱,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变局——
新班子锚定五年规划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资源利用是关键,支部引领是核心。2014年合村并组给刘王村带来转机,在村“两委”换届中,熟悉村情民意、发展思路清晰的岳海燕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他认为,农村要发展,土地是基础,必须依托土地在产业发展上作文章。
此前,刘王村以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但因地势不平,全村东旱西涝,收成并不理想,土地有效价值尚未发挥。如何将资源劣势变为发展优势,是刘王村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当务之急。为破解发展难题,村“两委”向周边县市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村学习,编制了五年发展规划(2015年-2019年),确定了“土地流转,分片发展,产业支撑,成果共享”的发展思路。大家铆足了劲准备将失去的时间和机遇赢回来。
新生——
跻身“全国文明乡村”
制定规划易,付诸实践难。长期以来,刘王村滞后的发展,让群众的思维被禁锢。部分群众认为村里将土地整合是在与民争利,起初并不接受。
村“两委”干部便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多次召开村民小组会与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将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说清楚,将农村发展的趋势和土地流转的优势讲透彻。分清每一块地,算好每一笔账,用真心换真情,以公心赢民心。2018年,刘王村整合水田790亩,流转给监利亿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稻虾连作产业。当年,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增收64万元,村集体通过收取协调服务费增收5万余元。
村集体经济不能单凭“一条腿”走路,水产项目已经落地,从旱地中能否发掘生财门道呢?2019年,刘王村得到信息,香港大派集团有意投资蔬菜种植项目。为争取项目在刘王村落地,村“两委”开始了新一轮集中攻坚:积极推进更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争取项目资金近500万元,改善生产道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村内闲置教学楼免费提供给企业作宿舍生活区……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9月该企业最终决定落户刘王村,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流转土地1800亩。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000余万元,村民年收益约1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将增收10余万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过在土地和产业上作文章,刘王村短短两年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一片空白到年收入超20万元的华丽转变。2020年底,刘王村被评为“全国文明乡村”。为激发土地最大效益,刘王村还将继续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土地入股”模式,使群众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成立劳务合作社,实现群众受益、集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