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远安:凝聚青春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9/18 新闻 浏览: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有知识、有活力、有情怀的青年主动参与和倾情奉献。近年来,远安县以选派青年干部下乡、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为重点,大力培养、凝聚了一批在乡村施展才华的有为青年,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
回归故里,她是致富路上“领头雁”
旧县镇鹿苑村党支部书记付炜炜是土生土长的鹿苑村人。2007年,她从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先后在重庆、新疆喀什等地上班。一心上进的她,向家乡的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2014年,付炜炜毅然放弃新疆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旧县镇鹿苑村定居,成为了一名后备干部、网格员。鹿苑村是“鹿苑黄茶”主产区,付炜炜向村集体提议并牵头成立了该村首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让一部分村民吃上“旅游饭”。
几经辗转和锻炼,今年4月,付炜炜接任鹿苑村党支部书记。她每天走访困难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推动项目发展……这位年轻村支书的付出,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通过复兴黄茶产业、推动茶旅融合,昔日闭塞的鹿苑村如今发展成为各地游客打卡的“网红”乡村。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1年湖北省休闲农业重点园区名单,鹿苑村成功入选。
一路走来,付炜炜有太多感慨。她说,将继续带领农村青年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之心,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奋力争当推动乡村振兴的青年示范。
倾情帮扶,他是乡村“蝶变”见证人
今年29岁的曾江勇,是远安县水利局的一名青年干部。2017年,他被选派到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开展驻村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几年来,在驻村单位的帮扶下,北门村坚持因地制宜、宜水布局,规划建成了九子溪特色民宿小区。2020年,远安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北门村成为远安建设水美乡村的示范缩影。这一切,曾江勇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今年67岁的易从梅是北门村的村民。20多年来,她不离不弃,照顾患有“渐冻症”的丈夫和儿子。2017年,曾江勇撰写了一篇新闻稿件,第一次详细讲述易从梅笑对生活苦难、用大爱温暖“渐冻”家人的感人事迹,受到各级媒体关注和跟踪报道。渐渐地,易从梅的故事家喻户晓,她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如今,曾江勇依然经常去看望“易妈妈”,帮助易从梅收粮食、砍雷竹、收拾家务。他说,这就像走亲戚一样。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如今的北门村乡村旅游红红火火。村里的环境好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眺望丰收的沃野,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基层一线,曾江勇信心满满。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付炜炜、曾江勇只是远安青年干部的缩影。他们带着理想来到乡村,充分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青年有活力、爱创新的特点,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方案设计、电脑操作、直播带货等业务方面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共青团远安县委副书记丁岚介绍,将积极谋划打造乡村振兴青年工作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