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湖北恩施:硒都“硒”望无限
发布时间:2021/10/14 新闻 浏览:16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土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新塘乡横栏村天然富硒地块成功入选,面积达1697亩。
世界硒都,因硒而兴。恩施市围绕恩施州委“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发展定位,抢抓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在“绿色、富硒、有机”上做文章,着力打造武陵山富硒产品集散中心,建成了以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为特色的恩施市农产品加工和龙凤低碳产业园,硒都大地焕发着新“硒”望。
“硒”引新机遇
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之南、清江中游,是镶嵌在鄂西南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硒都”,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超聚硒植物——堇叶萃米荠(野油菜)三大资源优势。
硒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恩施市土地平均硒含量达0.89㎎/㎏,富硒土壤达116.5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5.8%。
三项指标让恩施市充满着“硒”引力,新塘乡横栏村1697亩天然富硒土地更是“一鸣惊人”,将进一步助推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夯实“恩施硒都”地位。恩施市将强化规范富硒土地的保护,持续对土壤情况、农产品富硒状况进行跟踪监测。
立足丰富的硒土壤资源,恩施市靶向发力,“十三五”期间建设富硒粮油、富硒茶叶、富硒蔬菜、富硒干鲜果、富硒药材等生产基地约150万亩,同时发展了一批富硒畜禽和水产品基地。目前,全市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共3个。
同时,不断建设与完善富硒茶(恩施玉露)、富硒粮油、富硒果蔬、富硒家禽水产种植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明确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智慧硒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建立、完善硒谷总部基地、硒产品交易结算中心、硒产品检验中心、硒产品展销中心、硒谷企业孵化器等综合配套项目,高标准打造富硒产业园,星级酒店、客栈、餐饮、娱乐、购物中心等具有“土苗韵、山水意、民俗情”的设施日益完善。
一套“组合拳”,让富硒产业揭开神秘面纱,效益初显。全市硒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0亿元,年均增速达16%,大大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增长因素)。
锻造产业新引擎
核对订单、出库、包装……9月12日,位于恩施市硒都茶城的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门市部,工作人员忙着打包藤茶和绞股蓝。
绞股蓝、藤茶、青钱柳有“土家养生茶三片神叶”之称,属养生功能茶,因含富硒元素备受青睐。
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硒产品俏销全国,2020年实现产值近1.5亿元;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销售,2020年实现产值近1.3亿元……花香蝶自来。富硒大米、富硒高山蔬菜、富硒粮油、富硒硒虫草及食用菌、富硒中药材、富硒饲料与畜禽产品等农副产品也成了“香饽饽”,走出深山,飞进寻常百姓家。
同样深受客人喜爱的,还有富硒养生游。“吃富硒农家菜,喝富硒玉露茶,呼吸富氧空气,就是舒服。”家住武汉的李勇说,他每年暑期都会带着家人来恩施小住。
为推广“硒都”旅游品牌,恩施市顺势而为,将硒元素融入旅游各个环节。
以富硒休闲养生大健康产业链为主线,先后推出“恩施八宝”、富硒宴和10条“硒行养生游线路”。两年时间,中国“科学补硒·健康生活”公益宣传暨“硒都养生行”活动走进国内300多个大中城市,吸引10万余人慕名来恩施,开启“补硒之旅”。
如今的硒都大地,民宿遍地开花,来自各地的游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从卖生态、卖风光到卖养生产品,这既是顺应旅游市场趋势和需求的选择,也是旅游业与农业、养生等融合发展的结果。
高质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推出以生物源高有机硒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打造全域性富硒休闲旅游产品……物以“硒”为贵,系列举措之下,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竞争优势。“硒”望无限,商机无限,以“硒+X”为载体,恩施市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硒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四个三”工程构建产业新布局
9月13日,新塘乡木栗园村云雾腾飞,蜿蜒盘旋的壁挂“天路”尽头,湖北栗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药材加工厂一片繁忙。
木栗园村坐落于壁挂公路脚下,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过去,因交通条件限制,产业发展是村里的大难题。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富硒资源优势筑巢引凤,引进湖北栗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盘活“撂荒地”,让村民共享硒元素带来的福利。
湖北栗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收取村民近400吨药材,简单加工后销往国药集团、华东制药等大型药企,今年已实现产值286万元,预计实现年产值500万元。
依托“硒”字招牌,提升硒产品附加值。恩施市顺势而行,借势而动,启动“四个三”工程,坚持打基础、强支撑,不断培植产业核心竞争力。
该市高要求建设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养殖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硒产品营销集散“三大基地”,高规格组建科研专家顾问团队、科普宣传团队、产业技术“三大团队”,高质量创建涉硒企业信息库、硒资源信息库、涉硒科研项目储备“三大信息库”,高水准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产业品牌“三大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再造硒经济增长极。
如今,恩施市已逐步形成恩施富硒茶、富硒高山蔬菜、硒虫草及食用菌、硒多元矿物肥料、富硒中药材、硒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等十大富硒产品,打造了集硒产品展示、服务外包、检测、交易、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立足恩施、带动武陵、辐射全国”的富硒产品集散中心。目前,全长2.4公里的中国硒谷园区主干道金子大道基本建成,园区已入驻20余家企业,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这块“硒”望的热土上,“硒”望无限,“硒”引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