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深耕楚文化,打造“幸福宜城”增长极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深耕楚文化,打造“幸福宜城”增长极

发布时间:2022/07/28 新闻 浏览:41

弘扬楚文化,构筑魅力风景线。7月21日,湖北省宜城市举办“我为楚都宜城献一计”楚文化研讨会,来自湖北省、襄阳市楚文化研究及文化旅游业的近20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宜城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共同研讨如何充分传承和繁荣楚文化,擦亮宜城的“楚文化”名片。

宜城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楚国故都、宋玉故里,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中,宜城作为楚国的都城,占据较长的时空、较重的地位,境内遗存有大量的楚文化遗迹。楚皇城古城址、郭家岗遗址等均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文化遗产之一的百里长渠是秦楚战争的遗存;楚赋文学鼻祖宋玉,传世文献均记载其为鄢人。这些在楚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研讨会以“弘扬楚文化,构筑魅力风景线”为主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刘玉堂教授围绕“宜城楚文化的5张名片”作主题发言。他说,宜城拥有宋玉、楚都、郭家岗遗址、百里长渠(白起渠)、善谑驿等楚文化资源,底蕴深厚、魅力无限。

随后,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湖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宜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宜城酒的历史与启示”“汉水楚都的音乐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为擦亮楚文化名片、提高宜城知名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来自湖北文理学院历史文化研究院、旅游发展研究院的专家教授,结合宜城的现状和实际,分别从楚文化品牌打造、宜城在襄阳都市圈的旅游如何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前瞻的思维、接地气的想法、契合实际的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宜城一定要擦亮“楚文化”这张名片,高举楚文化大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把文物保护、发展旅游和保持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文化是根,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发展中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有其精神内核和思想灵魂。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宜城市委书记武义泉说,宜城作为楚国故都,有条件也有义务在继承和弘扬楚文化上有所作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把脉支招,帮助宜城化楚文化资源优势为文旅产业发展胜势,使其呈现可见、润物于心,下好楚文化振兴这盘大棋,擦亮宜城楚文化名片,为荆楚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及湖北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宜城新贡献。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