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湖北襄阳:多渠道引水为旱田“解渴”

新闻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价齐飞成绩单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湖北襄阳:多渠道引水为旱田“解渴”

发布时间:2022/08/22 新闻 浏览:209

今年7月以来,湖北襄阳市持续高温少雨,高温日数14-24天,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2℃,降雨较常年偏少5成,而此时正是玉米、水稻等大秋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旱情,襄阳市农业、水利、气象、应急等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多渠道引水补水,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襄阳市老河口张集镇武岗村,拖拉机抽水泵正24小时不停地从沟渠抽水。因连续高温天气,村民罗化田种植的100亩玉米和100亩水稻面临着减产的危险。罗化田说:“今年抗旱抗了两次。干旱时间久了植株就会倒在地里了,导致玉米的籽粒不够饱满。现在是玉米生长的主要时期。”

从7月份开始,热浪席卷而来,罗化田每天都要在田间抽水灌溉,8月初,因旱情严重,沟渠的水越来越少,让他急在心里。“沟渠里都没有水了,差不多停了一个星期。”

罗化田所说的沟渠属于襄阳市引丹渠三干渠的若干分渠之一,丹江口水源能直接灌溉老河口竹林桥、李楼、张集、仙人渡四个乡镇16.63万亩农田。

此时夏玉米正处于抽穗期,离收获仅差1个多月,虽然玉米属于旱田作物,但持续高温天气也会让玉米“吃不消”,沟渠中有充足的水源是保障粮食产量的关键。8月10日,罗化田惊喜地发现沟渠通了。

“确保粮食作物应抗尽抗,应收尽收。”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党委副书记熊禹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对渠道组织清淤20余公里,全镇近60座小型泵站都开闸放水,架设小型的抽水机近600台,确保全镇8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如果离水源较远,抗旱出现问题,我们就通过修渠道、架抽水机,把水朝农户那边引。”

记者了解到,老河口市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救灾减灾主力军作用,利用现在的水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抽水、疏渠畅水等综合性调度措施,能抽则抽,能引则引,能挑则挑,确保灌溉用水。截至目前,共放水1.3272亿立方米,抗旱面积34.4081万亩。

老河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洪斌介绍:“(我们)组织了若干个专班对水库和渠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如果渠道出现渗漏,专班发现以后及时处置,把水的损耗降到最低,保证把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抗旱情、保灌溉。在襄阳市枣阳市七方镇张楼村,高压水泵让当地玉米、花生、芝麻等农作物“喝”上了凉滋滋的井水,5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完成,灌溉沟渠和17口堰塘水量充足并已提前使用。

为全力打好抗旱减灾硬仗,枣阳市从6月7日以来已累计提水4200多万方,通过水库开闸放水、检修泵站、疏挖渠道,做到了井、泵、机一齐上,沟、渠、涵全疏通,并将原定于今年11月验收的高标准农田设施提前使用,做到遇旱供水、遇涝排水,能灌能排、排灌结合,全力保证农业用水。

枣阳市七方镇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易发军说:“水源、堰塘护砌等设施都全部做完了,堰塘提前做好了,里面的水都蓄满了,现在已经投入使用了,就是用来抗旱的。”

据8月15日的数据统计,襄阳市农作物累计因旱受灾面积63万余亩,7月下旬以来全市组织抗旱工作组354个、技术人员1165人(次)指导抗旱,共投入资金1.34亿元,出动抗旱设备3.2万台套,灌溉698.42万亩,防治病虫害467万亩。

襄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薛明俊介绍:“旱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信息,随时关注农情动态,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出台抗灾生产指导意见,组建督导组和科技服务组分赴各地指导抗旱,加大人力物力机械投入,把抗旱田管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组织大秋作物抗旱生产,同时做好防止旱涝急转的两手准备,确保秋粮及全年农业生产目标完成。”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