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孝昌:乡间机鸣人欢喜 稻谷飘香秋收忙
发布时间:2022/09/15 新闻 浏览:21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花西乡抢抓有利天气,组织农机陆续开镰收割,田野里稻浪欢歌、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这不,花西乡建设村的种粮大户池协平就在田间地头忙活收割稻谷。
走进孝昌县花西乡建设村,从空中俯瞰整齐连片的稻田,金黄的稻浪在田间翻涌,微风中散发出醉人的稻香,一台全自动的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随着收割机耙禾器的转动,谷粒稻草有序分离,机器过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随后,金黄的稻谷从出粮口哗哗地流进装粮车厢,机械化收割的助力,确保了粮食颗粒归仓。今年54岁的池协平如今承包了村里300多亩土地,走上规模种粮的道路。
“我种田种了有20多年了,今年种了320多亩,糯稻种了100多亩,杂交稻种了30亩,优质稻有150多亩。目前,糯谷卖了100多亩,每亩能赚1500元,杂交稻亩产1200斤。”花西乡建设村种粮大户池协平说。
今年虽然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但池协平今年种植的优质水稻产量相较往年基本持平。“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得益于乡里抗旱工作做得好,稻田里一直没缺过水。”看着粒粒饱满圆润的稻谷,池协平打心眼里感到欣喜。
“100斤稻谷可以产出72斤米,卖到孝昌、孝感、武汉的超市、企业,每年都有订单,基本不愁销路。”池协平说。
池协平不仅自己种植水稻,还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育种、插秧、植保、收割全程一条龙服务。
“我们的合作社成员有16人,大小机械有32套,插秧机、植保机有十几套,配套机械有50多套,主要是以农机为主,帮农户打田割谷、植保。”池协平说。
20多年的种田之路,让池协平更加坚定地认为,“干农业是有前景的”,他希望下一步能在深加工方向发展能有更大的突破。
“我的收入很稳定,每年有30多万元。只要是没有人种的田,我们就把它收集起来,像我们这个村里,基本上没有什么荒地。现在,我们想开一个精米厂,我们已经注册了老农专业合作社,生产老农大米,销往深圳、广州等地。”池协平说。
据悉,花西乡耕地面积有7万余亩,拥有合作社42家,个人流转承包超过50亩的种粮大户达98户,全乡水稻年产量达很高,有孝昌“西部粮仓”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