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开问界新M5 Ultra奔赴春日之约,智享踏青新体验
暖阳唤醒沉睡的大地,当一抹抹新绿点缀郊外的花园和草坪,属于年轻人的春日仪式感正悄然开启。在这个最适合自驾春游、踏青的浪漫季节,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以其独特的智能、性能魅力,重新定义着现代年...
-
马东、黄渤现场被圈粉!尊界S800内饰上海车展首次曝光
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展台前,一场特殊的"品鉴会"正在上演。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化身"产品体验官",与马东、黄渤两位跨界大咖一起,带观众深入探索尊界S800的奢华世界。这场没有脚本的即兴互动,...
-
尊界 S800 凭实力抢占上海车展C位,全球豪车车企高...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鸿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成为全场焦点。这款融合东方美学与智能科技的旗舰车型,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更引来了全球豪华品牌高管的集体"打卡"。他们的到来,让尊界展台成为车展期间最热...
-
尚界登场,自带“超强基因”,华为携手上汽重塑智慧...
2025年4月16日,随着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的圆满落幕,备受瞩目的“SAIC尚界”正式登场,成为鸿蒙智行家族的全新成员。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的加入不仅丰富了鸿蒙智行的产品矩阵,更以其...
-
尚界品牌入局,自带“超强基因”,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2025年4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与上汽集团联手打造的“第五界”SAIC尚界惊艳亮相。这一全新品牌的诞生,不仅为鸿蒙智行家族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在智能汽车领域掀起了新的浪潮,引发了行业内...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发布时间:2023/01/20 新闻 浏览:709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全省林业部门加快推进国土绿化五年攻坚提升行动,以重点工程为载体,统筹推进流域治理和城乡绿化,加快建设长江、汉江、清江森林生态廊道,全省共完成国土绿化攻坚提升任务193.7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45%。同时,指导重点生态区域县市申报国家“双重”项目,咸宁市申报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营造林总任务636.8万亩;与省财政厅共同谋划启动省级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我省下阶段国土绿化攻坚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去年,省林业局组织制定《湖北省乡村绿化美化技术导则》,指导各地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搭建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的城乡绿化平台,全面推进山体增绿、见缝插绿、搬迁复绿、立体添绿。大冶、丹江口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任务,7个市、县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任务,48个乡镇、277个乡村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共完成乡村绿化12万亩,为我省营造宜居宜业美好环境奠定了生态基础。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去年,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和其他省级领导干部参加的义务植树活动,参与和支持50余家省直部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适龄公民登录“互联网+义务植树”网络平台扫码捐款、参加线上线下义务植树。组织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机关、社会团体,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据统计,全省全年组织各类义务植树活动5215场次,共有2466.23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植树9864.92万株。
科学生态节俭
——国土绿化新理念扎根荆楚大地
冬日阳光暖融融,宜昌中心城区的乐章园“口袋公园”景色宜人。这座由6000平方米荒地改建而成的小型公园,精致美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1月4日,湖北省公布2022年50个“最美口袋公园”名单,其中包括宜昌市西陵区乐章园。利用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拓展了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增加了群众绿色福祉。
近年来,湖北省在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过程中,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实施科学绿化,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基本实现“无山不绿,无路不荫,无水不清,无村不美”目标,美丽湖北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科学:贯穿国土绿化全过程
山水相依,绿树成荫;亭阁林立,移步换景……隆冬时节,荆门园博园绿意盎然。
占地2094亩的荆门园博园原本为矿山采空区、建筑渣土填埋场,满目疮痍。借举办湖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之机,荆门市将这片荒芜之地巧妙修复治理,打造成生态绿地和矿坑花园示范项目。
荆门园博园是我省又一个科学绿化的典范佳作。
经过多年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我省森林资源不断增加,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基本绿化,可用于造林的土地空间日趋狭小。
今后,在哪种树,如何科学绿化?2021年,湖北省绿化委员会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为全省科学绿化进行规范指导。
“全省围绕‘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态格局,组织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省林业局副局长宋丛文介绍,我省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着力保障生态系统性、整体性为前提,科学划定绿化用地,实行精准绿化。
各地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村湾四旁地、退化林地等为主开展绿化,结合城市建设,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同时,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增加村庄绿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依法合规开展铁路、公路、河渠两侧、湖库周边等绿化建设。
为推进国土绿化精细化管理,我省实行造林绿化落地上图。荆州市专职专班严格审核造林图斑,确保平原地区造林用地合规。襄阳市开展造林绿化空间评估,为汉江生态廊道建设科学划定了生态用地。
生态:增添居民绿色福祉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大尖山,漫山的侧柏青翠欲滴。
大尖山地形地貌复杂,山势陡峭,过去石漠化面积达3万余亩,水土流失严重。郧阳区林业部门持续进行科学绿化,种植耐旱树种侧柏300余万株,染绿了光秃秃的山头,彻底改变当地生态环境,被誉为“十堰的塞罕坝”。
省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96万公顷。“十三五”以来,全省林业部门通过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全省20个重点县(市、区)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林业治理面积16.57万公顷,生态效益明显。
全省林业部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扩绿量、提质量、守红线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全面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提高森林质量,是目前科学绿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倡‘近自然’‘可持续’森林经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草草说,科学实施天然次生林提质增效,开展健康森林、彩色森林建设,丰富绿色底蕴。十堰市推进全市“林相季相改造”、恩施州实施“彩色森林”建设,为全省森林质量提升树立了典型。
为了让居民享受生态福祉,省林业局指导各地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搭建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的城乡绿化平台,全面推进山体增绿、见缝插绿、搬迁复绿、立体添绿,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武汉市利用长江和汉江“两江四岸”资源优势,沿岸线开展植树绿化,形成生态绿廊。市民开窗见绿,出门遇景,四季赏花,切身感受绿色生态福祉。
节俭:乡土树种唱主角
去年,来凤县通过省级森林城市的评审。漫步来凤县城乡,绿色成为主色调。据介绍,该县注重绿化工程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优良树种为辅的混交林,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乡土树种使用率达92.9%。
乡土树种,节俭务实,同时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坚持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提倡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是有深刻背景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盲目扩大绿地面积,以为树种的越多越好,绿地面积越大越好。”宋丛文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景观化,脱离实际、铺张浪费,搞绿化的造景工程、形象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但效果不好。
宋丛文表示,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造封育结合推进国土绿化,不提倡大规模、高投入采用辅助工程措施创造条件造林绿化。城市绿化要选择适度规格的苗木,坚决反对“天然大树进城”“一夜成景”等急功近利行为,拒绝奇花异草,提倡乡土树种、全冠苗木,就地就近采用定点苗圃苗木资源。乡村绿化美化要充分利用其固有的自然本底,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避免片面追求景观化园林化。
为此,湖北省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国土绿化成效监测评价体系,运用自然资源调查、林草资源监测及年度更新成果,提升国土绿化状况监测信息化精准化水平,科学评价国土绿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