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湖北:青年科学家探索农业“尖板眼”

新闻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势力市场  问界新M7系列夺得1-8月累计交付冠军,以实力领跑新...

进入9月,例行的销量放榜日,各家纷纷公布2024年8月份的销量。鸿蒙智行的表现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

湖北:青年科学家探索农业“尖板眼”

发布时间:2021/12/05 科技 浏览:34

挖掘、编辑“耐热基因”,让水稻不再怕热;一台手机或一根拉曼纤维探针,就能检测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给稻田安装一套“报警系统”,一旦土壤中氮、磷流失,自动报警……
这并非幻想,科学家们正在把它们变成现实。11月30日,湘鄂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暨第五届农业科研杰出青年科技论坛在汉举办。20位青年科学家带来精彩学术报告,涉及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环境、食品科学、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脑洞大开,令人期待。
打破水稻、玉米生长禁区
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湖北、湖南、江西都是水稻大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注意到,现场分享的20位青年科学家中,有7位研究方向与水稻有关。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稻区高温热害频发,导致产量及品质严重下降。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筛选鉴定出耐热主效QTLs/基因,克隆了一个抽穗扬花期耐热性主效基因。该中心科研人员曹志斌带来好消息:未来三年,他们计划通过省级以上审定优质耐热新品种(组合)3个以上。
稍干即旱、稍雨即涝,种田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这种恶劣的水稻生产条件,被湖南当地人叫做“天水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刘海透露,团队正在培育短生育期节水耐旱稻新品种,尝试解决湖南省1000万亩天水田的增产问题。
水稻怕热,玉米怕淹。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贾海涛透露,团队在收集保护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时,发现了一份叫“白马牙”的玉米种质,全生育期涝渍胁迫仍正常结实。他们已对这份种质开展深度鉴定评价,成功找到控制其耐渍性的关键基因。
这些成果和进展也意味着,水稻、玉米的生产禁区正在被打破,为我国粮食安全又添底气。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
农业科研其实是与市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领域。当前,人们的饮食观从吃饱吃好变为吃得绿色健康。青年科学家也瞄准这一领域,做好全方位科技储备。
未来,农业生产更加绿色。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开发出稻田氮磷流失防控智慧管理平台。一旦土壤中氮、磷流失,会自动提示,并给出解决科学方案。湖南省农科院研发出农田杂草防控的高效技术与新产品,为稻田杂草防控开出“生态药方”。
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物、微生物等农产品风险因子,看不见、摸不着、抓不到。江西省农科院正在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传感识别技术,并研发配套的便携式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未来,用手机App和手持式荧光计,就能实现随时随地快检。
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柑橘采后保鲜技术等新成果推介,在现场也迎来阵阵掌声。
记者了解到,2015年,湖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江西省农科院共同发起成立湘鄂赣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根据协议,三方联合提出区域农业重大科技命题并协同攻关,联合开展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和应用、联合申报农业成果奖励、联合实现三院科技资源共享、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交流,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农业科研杰出青年论坛是创新联盟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轮值举办论坛,营造了三省农业青年科技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三省农业青年科技人员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