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武汉高校研发新材料 为冬奥会防寒服提供保暖“内芯”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武汉高校研发新材料 为冬奥会防寒服提供保暖“内芯”

发布时间:2022/01/11 科技 浏览:5

记者从驻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市高校科技特派联络员处获悉,武汉纺织大学王栋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材料,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保防寒服装提供保暖“内芯”。
冬季户外寒冷,如何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安们穿上暖和衣服,奥秘就藏在一种“多种功能性涤纶短纤维”新型材料里。防寒衣的保暖内芯70%采用了新型材料,经过和其他纤维混合制成的保暖絮片,具有瞬间升温、长效蓄热、轻薄舒适、吸汗透气等性能。
新型材料做的防寒服“内芯”
快速吸收光线慢慢释放热量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团灰色絮状物,用手摸一摸搓一搓,马上就发热了,在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4楼“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成果展示厅,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了这种“多种功能性涤纶短纤维”新型材料。
“这是中石化在几年前主动找我们进行定向研究的,团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做出来,把技术转交给中石化。”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纺织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栋介绍,这种新型材料做的防寒服“内芯”,可快速、尽可能吸收所感知到的光线,通过光能高效转变为热能,然后再慢慢释放出热量。
快速完成技术攻关后,中石化找下游生产商“仪征化纤”进行量产,第一批300吨一下子就卖光了,王栋说,不仅性能好,1吨原材料利润率比常规聚酯高了21倍,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
“谈到纺织,人们往往会把服饰与其等同起来,这其实是对纺织行业的误解。”王栋介绍,纺织是中国近代历史中发展最早的工业,纺织材料本质是一种基础性材料,能应用在各个领域。
功能性纤维聚合物和纤维、纳米纤维过滤膜、可穿戴电子柔性设备、生物医药……王栋团队的科研应用产品越来越丰富,转化效率也大大提升,与中国石化、日本大金等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每年都会定向发起与王栋团队的科研转化。
坚持问题导向做科技成果转化
“要做就做别人做不了的科学技术”
在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4楼“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的大门,贴着“四个面向”的标语。王栋说,科学家要有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应用导向,所以进门就把这个贴出来,“我想给每个老师、每个学生看看,搞科研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说,“作为科学家,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责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时刻要提醒自己践行‘四个面向’来进行科学研究。”
2005年,王栋正在美国读博,一次做实验,他发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当时便想到要利用这一现象做原创科研成果,解决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难以量产的国际难题。此后,王栋便一直致力于纳米纤维材料的产业化及在精密过滤材料上的应用。
“做别人做不了的科学技术,补供应链短板。”从美国回国在武汉纺织大学任教后,王栋一直以市场为导向做科技成果转化。以纤维材料微纳米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为科研目标,切进各行各业的痛点、难点,用纤维相关技术手段去满足需求。
和骨科医院合作做高性能聚合物材料PEEK、新研发的热湿调控功能纤维也马上被众多企业看上……从头发丝1/1000粗细的纳米纤维起步,王栋如今带领“基于纤维材料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走向应用更广阔的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