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武汉大学自研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
发布时间:2022/03/01 科技 浏览:42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一箭多星新纪录。据介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22颗卫星分别是泰景三号01卫星、泰景四号01卫星、海南一号01/02星、文昌一号01/02星、吉林一号高分03D10-18星(9颗)、吉林一号MF02A01星、巢湖一号卫星、创星雷神号卫星、天启星座19星、星时代-17卫星、启明星一号卫星、西电一号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信息、海洋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减灾等服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9次飞行。
这些卫星中,有一颗特别受湖北人关注——它就是由武汉大学牵头,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研制的“启明星”微纳卫星。
这颗名为“启明星”的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团队耗时三年研制成功。其中,50名左右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在校学生,是研究团队的主力军。
据武汉大学宇航院副院长毛庆洲教授介绍,“启明星”项目201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以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研发主体,结合教师团队过去几十年研制中小卫星的实际经验,推动武汉大学遥感学科从软件向硬件方面的升级。团队于2021年底完成了卫星的设计、制造、生产、调试,2022年2月春节期间,“启明星”运抵文昌,完成了星箭组合的相关测试。
“启明星”是一颗40×30×40厘米的微纳卫星,重量只有19.2千克,它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能做到白天晚上不眠不休、十八般“遥感”手段样样精通:白天32个波段的高光谱遥感,夜晚8个波段的多光谱遥感(夜间的彩色图像灯光、霓虹灯都看得见)和红外光遥感,白天、晚上的可见光谱遥感能达到107公里的幅宽、21米的分辨率,红外遥感能达到100公里幅宽、100米分辨率。
“启明星”也是一颗教学平台卫星,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能够提供自由灵活的工作模式,师生们可以与卫星实时互动,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成为学生们的“空间实验站”。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卫星成功研制将有力促进武汉大学航天遥感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后续的扩展研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肯定了项目提出的“空间实验室”的创新想法,希望充分发挥卫星高光谱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研制,培养遥感领域复合型人才。
另悉,这次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将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既是火箭不带助推器的新构型首飞,而一箭22星,也将创造我国一次多用户共享发射的最高纪录。“启明星”研发团队负责人金光教授介绍,“启明星”将作为其中的第五颗分离入轨卫星,被发射进入距离地球表面536公里的环地轨道,卫星表面与地球赤道夹角97度,绕地球飞行一圈96分钟。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此前消息,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于2022年1月21日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已顺利完成总装和测试工作。长征八号为新一代中型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0.3米,芯一级直径3.35米,二级直径3米。火箭起飞质量约356吨,可以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