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auto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 湖北随州:专精特新 创新引领转型裂变

新闻

从销量看实力,问界新M5 Ultra硬核产品力获用户点赞 从销量看实力,问界新M5 Ultra硬核产品力获用户点赞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智能SUV市场,销量数据往往最能说明问题。问界新M5Ultra用实实在在的市场表现证明了...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湖北随州:专精特新 创新引领转型裂变

发布时间:2021/11/21 汽车 浏览:86

专汽是随州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是随州城市的底色和骄傲。随州是“中国专汽之都”,拥有30公里的专汽长廊,是国内专汽发展速度最快、品种最全、资源最富集、集中度最高的城市,全国每十辆专汽就有一辆“随州造”。
五年,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次发展跨越。随州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把技改创新作为最现实的生产力,把混改嫁接作为最有效的招商模式,把平台改造作为最有潜力的风口,把园区改创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最大引擎,推动专汽产业裂变式发展。随州专汽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产品结构更加丰富,产业影响更加深远。
铸链条、壮规模!随州专汽产业集群发展、总量提升——
推动东风、恒天、重汽等头部企业与本土企业战略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整合兼并,强链补链延链,推进集团化、集约化、差异化、标准化发展,全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
利用专汽耦合更多关联产业,发挥“湖北省特种车辆应急动员保障中心”资源优势,全力发展应急救援专用汽车,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经过扩张、重组、裂变,随州专汽产业发展成为我市支柱产业、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全市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70多家,能够生产国家公告的7000多种型号,50多个产品填补市场空白。先后斩获国家专用汽车区域品牌示范区、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等8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拥有“齐星”“大力”“程力威”等9件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五年来,一台台专汽载着“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向千亿重点特色产业迈进。今年前三季度,专汽产业实现产值366.6亿元、产量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5%、15.2%,保持引领增长态势;龙牧专汽、专力汽车、长力汽车获得专用车生产资质,全市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达到62家,占全省总量的30%。
抓创新、促升级!随州专汽产业内核升级、迈向高端——
五年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引领随州专汽由低附加值向中高端迈进。江南专汽、润力专汽等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齐星车身、程力专汽、重汽华威等41家企业成为省“隐形冠军”。
加强平台建设,打造专汽研发制高点,湖北专汽研究院、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应急产业研究院等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凯力专汽与湖北专汽研究院合作研发的高端智能深度保洁车、树枝粉碎车,神百汽车与华科合作开发的智能随车起重机填补省内空白。
创新赋能,“高精尖”产品不断涌现,一批“单打冠军”脱颖而出。江南专汽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CAFS)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高端消防车领域的空白。润力专汽的45米高空作业车,采用自动动作、轨迹控制等先进技术,取代进口产品。程力专汽的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提供医疗保障。
抓项目、增动力!随州专汽产业空间广阔、后劲十足——
东风马可迅等一批重点项目,成为拉动专汽产业增长的新生力量;程力专汽投资20多亿元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2020年产值是2015年的2.8倍……
五年来,随州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以项目论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来,成为专汽产业新的增长点。
围绕专汽、民航特种装备产业精准招商,延伸加粗产业链条。总投资15亿元的国家级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研发检测试验基地项目开工,中航油集团、东风公司、圆通汽车在随投资的航空物流装备制造项目加速推进。
推动技改扩能,积极谋划东风随专整体搬迁扩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投资15亿元的湖北楚胜环卫车生产线、投资20亿元的中环专汽、凯力专汽、四通专汽等6个新上专用车项目成功达产,随州专汽产业加快优化升级。
抢抓国家新基建机遇,分别投资4500万元、1000万元建设专用车工业互联网平台、新能源汽车云监控平台,借助云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抓服务、练内功!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政策更加完善——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倡导“店小二”精神,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面精准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要素供给、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创优发展环境。
出台了《关于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立10亿元专汽产业基金,支持专汽产业做大做强,奋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增长极。
“目前,随州专汽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相比,在管理能力、研发投入、制造工艺方面仍有距离。”市汽车行业协会会长、重汽华威总经理陈勇说,如何进一步擦亮“专汽之都”金字招牌,需要看清随州之所在,思考随州之所有,补齐随州之所缺,最终达成随州之所及。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以专汽产业耦合更多关联产业,聚要素、抓重组、引龙头、求裂变。《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以专汽产业轻量化、安全化、绿色化和集群化为方向,推动裂变式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专汽及零部件规模企业突破200家,专汽产量突破25万辆,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随州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主动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把专汽作为产业体系的根基、城市发展的命脉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奋力打造全国具有引领力的专汽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