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第二十二届武汉国际汽车展:汽车产业已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
发布时间:2021/10/25 汽车 浏览:85
在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情况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路在何方?在技术和应用方面,有哪些新动向?
10月21日,2021年第八届中国(武汉)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合作峰会在汉召开,近2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学者专家、企业代表聚首武汉,协同描绘产业新前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1.9倍
10月21日,第二十二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拉开帷幕。展馆里,一辆辆簇新锃亮的汽车陈列在展台上。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武汉国际车展专门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专馆,岚图、蔚来、小鹏、理想、极狐等近2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
作为湖北最大的支柱产业,尽管2020年遭受疫情严重冲击,汽车产量仍然达到209.4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8.3%,排在全国第四位。今年,汽车市场持续回暖,截至9月,我省汽车产量152.7万辆,同比增长9.4%。
引人注目的是,近两年来,百度、华为、阿里、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及高技术企业纷纷加盟“造车新势力”,争相斥巨资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销售215.7万辆,同比增长1.9倍,较2019年同期增长1.4倍。
数据,正在揭示着历史性的变化——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已经来临,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撬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如何在汽车产业这一颠覆性的格局重塑中抢占一席之地?
作为央企首个高端智能电动品牌,东风旗下新能源汽车新品牌——岚图正致力成为“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导者”。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贵海介绍,岚图正重点打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在智能座舱方面,能为用户提供基于5G的智能座舱系统,触控、语音、手势、实体按键、触控板等5种交互方式将极大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岚图正推进800V/360千瓦超级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400公里,极大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加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8.4万辆,同比增长2.8倍。
让“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除了新能源化(即电动化),关于汽车发展方向,趋势已经日渐明朗,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将成为新一代汽车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张妮看来,让“聪明”车驶上“智慧”路,最关键是要确保车与车、车与路边单元、车与互联网的数据互联互通。
为此,华为推出了5G+C-V2X(指一种基于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车联网解决方案。基于该技术,华为研发出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该模组不仅能让车载终端具备高速率、低延时的5G移动通信能力,还能同时具备车路协同的C-V2X通信能力,加快汽车行业进入5G时代。
“5G+C-V2X将成主流技术路线。”张妮表示,5G车载模组MH5000支持SA(5G独立组网)和NSA(5G非独立组网)双模组网,未来普通的市民车也能通过车载APP接入,享受到路侧基础设施数字化带来的好处。
据了解,今年2月,我国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要达到90%。
打破“缺芯少魂”
眼下,我国汽车产业依然遭遇严重的“卡脖子”问题,特别是汽车芯片。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助理李彤光将“缺芯少魂”,看作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较低位置的标志性痛点,是必须自力更生解决的问题。
“产业生态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手段。”李彤光表示,要在政府支持下,由共性创新平台牵头,让整车、芯片、汽车电子/软件、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等共建创新生态。
令人期待的是,我国正在加大汽车芯片研发力度。
去年9月19日,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牵头发起的“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旨在建立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生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自主安全可控。
今年9月26日,东风公司与中信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汽车芯片、智能驾驶、通信基础设施、示范运营等4个领域,为智能汽车进行网联赋能。同时,双方发挥央企“链长”担当,将以汽车MCU(功能芯片)为合作重点,共建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推进车规级MCU在武汉落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