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xcz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湖北崇阳:“好筋道”闯出好门道 小红薯也有大市场

新闻

问界M9 2025款21天大定3.6万单,成为50 万级智能豪华新标杆 问界M9 2025款21天大定3.6万单,成为50 万级智能豪...

在竞争激烈的豪华车市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9 2025款凭借卓越的产品实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销售佳绩。...

湖北崇阳:“好筋道”闯出好门道 小红薯也有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2/01/09 乡村振兴 浏览:154

红薯,可谓浑身都是宝,无论是脆甜的红薯干还是晶莹Q弹的红薯粉条,都深受市民的喜爱。长期以来,湖北省崇阳县红薯制品加工大多是散户小作坊,自产自销。但在肖岭乡有一位致富能人,走出了一条“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N”的产业新模式,带领当地村民积极发展红薯种植和红薯产品加工,让小红薯也“闯”出大市场。
1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肖岭乡大堰村的崇阳力创生态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们分工明确,有的加料、操作粉条机,切割、搬运,晾晒和包装,场地内摆满了晶莹透亮的红薯粉条。
公司负责人熊杜兵正一丝不苟地对每一个批次的红薯粉条进行仔细检查。“这可是用今年新丰收的红薯制成的粉条,口感比一般的粉条更筋道”。说起自家的红薯粉条,熊杜兵可谓是如数家珍,脸上满是自信和喜悦。
自从2020年4月份成立崇阳力创生态有限公司以来,熊杜兵就一门心思地琢磨起了如何让不起眼的红薯变成致富的金疙瘩。通过市场分析和不断摸索,他认为,在原料上下功夫,把好品质关至关重要。
肖岭乡历来就有种植红薯的习惯,由于当地砂质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种出来的红薯个大、汁多味甜,是加工红薯制品的上等原材料。每年从11月份开始,便是红薯收获期,每到这个时候,熊杜兵就开始忙碌起来,走村串户,上门收购红薯淀粉或是新鲜红薯,肖岭乡各个村湾或是田间地头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1月2日一大早,熊杜兵驱车来到了肖岭乡泉陂村红薯种植户吴纯友家中。听闻是老熟人来了,吴纯友老人立即起身带我们去看他今年新加工的红薯淀粉,今年老人家共加工了460斤红薯淀粉。熊杜兵对这批红薯淀粉的品质很满意,便提出以7元一斤的价格进行收购。由于价格公道,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当3220元现金交到吴纯友老人手上的时候,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明年我还要再多种个几亩地!”
红薯淀粉粉条从加工到成品要经过过筛、调浆、灌浆、挤压、切条、晾干等多道工序。为进一步提高粉条产量,同时又可以保持粉条柔韧、细腻的口感,合作社采取机器制粉、人工加料、人工切粉的半自动化粉条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崇乡情”“白马畈”红薯粉条深受市场青睐。这几天,打电话给熊杜兵订购红薯干、红薯粉条的电话络绎不绝。
为了打开自家粉条销路,熊杜兵可没少费心思。县内县外、省内省外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展销会上,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推介合作社产品和崇阳的优质好货,同时他还积极发挥自身电商平台代理的优势,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在崇阳及周边县市区的农特产品线上展销平台、线下实体店,全面铺货,实现了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优质农产品。
“未来我们准备扩大种植面积,改良种苗,走精品路线,把肖岭乡红薯产业品牌化、专业化”。谈起未来的发展,熊杜兵信心满满。
目前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肖岭乡已有600余户村民从事红薯种植和粉条加工,红薯种植面积2000余亩,平均亩产4500-5000斤,年加工粉条100余吨,带动种植户每户年增收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