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湖北大冶:百余老板回乡掘金“生态矿”

新闻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今年1月引入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湖北大冶:百余老板回乡掘金“生态矿”

发布时间:2021/08/07 商业 浏览:31

8月初,两份公示让大冶走到聚光灯下。

农业农村部公示全国6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湖北两县(市)入选,大冶占据其一。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上推介全省休闲农业园区,大冶占据13席,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矿冶之城大冶,为何能在农业上独树一帜?

“入选的13个休闲园区,都是老板回乡投资建设的。”黄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晓达说,这几年,在矿老板的带动下,大冶100多名企业主回乡投资农业,政府因势利导,渐成风潮。

先知先觉:

矿老板转身有机蔬菜

8月3日,凌晨3点,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村,一台厢式货车稳稳地停在鑫东生态园门口,工人们熟练地把500多个蓝色箱子搬上车。7:30之前,这些蔬菜将送达武汉三镇居民餐桌。

“每周二、周五,鑫东有机菜配送到家。”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洪俊说,公司现有3500亩农庄,36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有机蔬菜认证。

这个执掌湖北九州矿冶有限公司的“矿冶大佬”,回老家东角山村创办鑫东生态园,如今成为黄石有机蔬菜第一人。

2007年,正值矿业公司的鼎盛时期,很多人不理解曹洪俊的决定。

“做企业,要观大势。”曹洪俊说,当时大冶刚刚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采石开矿总有枯竭的一天,但农村的生态富矿,却是取之不竭的。”

开“生态矿”,就要用“生态”法。曹洪俊请来华农教授检测土壤,设计“养猪—种菜”纯生态种植模式。2010年起,陆续有蔬菜获得有机认证。接着,曹洪俊又追加投资,在荒山植树造林,建设休闲步道、亭台水榭。

经过10年奋斗,生态园初具规模,形成有机生态循环产业链,年出栏生猪1.2万头,生产有机蔬菜100万公斤,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年产值8000余万元,解决400多乡邻就业,带动周边4个村1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

作为大冶矿业商会会长,曹洪俊的选择带动效应明显。

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声波投资4000余万元,回乡打造“九古奇村”上冯村,如今,玻璃栈桥、古井古树,成为网红打卡点。

从“矿老板”到地产商,冯诗雨始终忘不了家乡的山头。2010年,他投资成立大冶市春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出的“果冻橙”在网上风靡。

渐成风潮:

乡土情怀成就山美人富

回乡当庄主,刘合伍经历了3年思想斗争。彼时,他已是鄂东南最大的家具厂老板,春风得意。

大家都砍树,谁来种树?村民都外出打工了,谁来呵护凋敝的山村?刘合伍整夜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愧对这片红土地”。

2009年,刘合伍卖掉家具厂,回到刘仁八镇龙凤山植树造林,创办“鄂东南红色文化纪念馆”,展出红三军团在大冶、阳新的史料。

山头变绿了,红色文化传播开,游客逐渐多起来了。龙凤山被定为国家3A级景区、中小学生户外教育基地,去年营收1亿多元。

以家乡情怀为为纽带,越来越多老板回乡投资农业。

本土企业湖北正阳置业有限公司在茗山乡流转万亩土地,打造玫瑰种植三产融合基地,如今,芳香主题旅游、玫瑰精油系列产品炙手可热。

餐饮老板王志猛回到老家金牛镇宴公村,从浙江引进了红砾土猕猴桃,亩均产值过万元。45户村民以土地入股,不仅有分红收益,还有打工收入。

大冶市政府适时出台引导政策,每年从奖补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奖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整合各部门资金不少于4亿元,支持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设立三农金融服务中心,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183笔、共计6.45亿元,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

“拿到60万元的春风贷,庄园扩大了规模。”正是黄桃上市的季节,门楼村黄桃基地老板郑咏梅“累并快乐着”。前几年,基地投资主要靠她丈夫做绿化生意,这两年打了翻身仗。

借力知本:

拉长休闲农旅全产业链

一人高的“藤蔓”上,挂着一个个翠绿的大香梨。摘下一个品尝,满嘴爆汁,格外香甜。

还地桥镇蜜梨种植基地老板黄开旭,是一名“80后”新农人,家族企业经营房地产。投资农业,是转型第一步。

梨子为何挂在“藤蔓”上?黄开旭说,基地采用省农科院伍涛团队研发的“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让每一个梨子都能充分接受光照。

发展现代农业,光有资本还不够,更需要“知本”加持、科技引领。回乡创业的老板们,深知这个理儿。

在外打拼20多年,拥有4家公司,钢贸商人胡卫明,回到老家胡家晚湾流转1300亩土地,第一件事就是请农科院专家做规划,分时令打造“百果园”。

后来,胡卫明在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下认识了中南民族大学“富硒博士”刘涛,把普通西瓜变成“富硒”瓜。这个夏天,8元一斤的西瓜,刚上市就被抢光。

在海南创业成功后,灵乡人冯海明回到老家,成立康之堂药业,种植铁皮石斛。这几年,累计获得17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去年,公司被省经信厅授予“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企业”。

冯海明介绍,近几年,公司研发药食同源产品,包括铁皮石斛鲜条、干花、微晶粉、切片等产品,还开发了牙膏、酒、面条等深加工产品,俏销市场。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2600多万元。

“大冶休闲农旅从无到有,100多位返乡创业老板功不可没。”大冶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大冶已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71个,去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