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busines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武汉:这所高职缘何能牵手400多家国内外名企?

新闻

从销量看实力,问界新M5 Ultra硬核产品力获用户点赞 从销量看实力,问界新M5 Ultra硬核产品力获用户点赞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智能SUV市场,销量数据往往最能说明问题。问界新M5Ultra用实实在在的市场表现证明了...

  • 技术迭代与用户信任共振,鸿蒙智行常用常新撑起量...

    当汽车行业陷入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鸿蒙智行用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汽车”的差异化路径。9月23日,鸿蒙智行宣布启动涵盖华为乾崑智驾ADS 4等三大能力升级和30余项体验优化的重...

  • 都市精英购车指南,问界新M5 Ultra对比小米YU7 

    当今的市场,新能源车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20万-30万元的价格区间,各类车型百花齐放,配置表上的各种参数更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在看似无止境的参数堆砌背后,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评判一辆车的标准,更应该...

  • 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9月开启交付 

    8月25日,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纯电版重磅登场,起售价35.98万元,为家庭用户带来纯电出行新选择。作为问界王牌家族的纯电力作,问界M8家族此前累计交付超7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武汉:这所高职缘何能牵手400多家国内外名企?

发布时间:2021/11/15 商业 浏览:152

11月3日至4日,两场大型招聘会接连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下文简称“武城院”)南北校区有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73家用人单位提供10484个工作岗位,涉及师范类、财经贸易培训类、机械建工电子类、旅游酒店管理类等众多行业,吸引了近6000名毕业生进场求职。
招聘会现场,2352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500余名学生被当场录用。与此同时,80余场线下宣讲会和面试仍在进行中,预计陆续有更多学生被“相中”。
“推”着学生跑企业
11月4日上午10时许,武城院外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艳丽在校园招聘会的现场“蹲点”,看到学生,便过去询问: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企业?投了几份简历了?和用人单位聊得如何?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出境旅游发展放缓,有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招聘会逛了一圈,没啥收获,吴艳丽指着招聘展板上的几家有国内江轮业务的企业,鼓励学生再去试试。
“初入就业市场,多少都会有些小波折,只要学生有就业意愿,我们一定往前推。”吴艳丽说,到秋招现场“蹲点”是老师们的常规操作,一来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就业帮助,二来在招聘现场可以收集信息,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方便后续点对点向企业输送人才。
陈羿聪2019年毕业于该校工程测量专业,毕业后入职上海宝冶集团测量中心,目前常驻鄂州,这次作为企业代表来校招聘。学校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测量教研室主任黄晓翔见到他,竖起了大拇指:“专业好,能吃苦,在行业里就有竞争力!”
黄晓翔介绍,学生进入大三前,学校就为他们安排了两次企业实习实训,目的是让学生能将在校内课堂里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企业实操中,把专业技能学懂弄通,大三下学期,还会对学生进行以就业为目标的实训,直接输送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
以陈羿聪所在的上海宝冶集团测量中心为例,目前在该单位的武城院校友有60至70人,大都是通过实习实训进入企业,他们专业技能过硬,吃苦肯干,迅速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实践教学“零距离”
可爬行的纸质昆虫、电动小车、桥梁模型……在武城院初等教育学院的科学教育实验室里,师生们运用扳手、机床等设备,自制创意教具,设计创新课堂,帮助小学生们理解电流、气压、结构力学、地球自转等科学知识。
大二学生杨小平正尝试用三根2公尺长的细长木条和鱼线搭建“张拉整体结构”用于支撑重物,结构搭建简单、成品轻盈、效果直观,便于向小朋友们解释简单的力学,“进入大学后,我才走进科普的世界,真正地爱上了科学!”
11月3日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城院学前教育学院钢琴实训室看到,200多间钢琴室早已被学生预定一空,穿行其中,琴声叮咚,不绝于耳,晚间自我加练,是学生们的常态。
准毕业生郭鹏入校前没有才艺基础,三年来学习了舞蹈、声乐、钢琴、书画等一系列课程,完成从“零基础”到“说来就来”的蜕变,他形容三年的学习生涯是“痛并快乐”的旅程,今年秋招,他收获了好几家幼儿园的入职邀约。
“不出校园,学生就能进行充分训练,相当于把毕业实训往前提,就业时,学生更有竞争力。”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沛介绍,学院的66间实训室均采用理实一体化设计,教室前方放置桌椅,用于理论教学,后方则搭建实训环境,实践和理论得以“零距离”衔接。
“就业工作是系统工程。”该校招生就业指导处处长吴先华说,校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选择“专升本”的学生提供了专业保障,扎实的校内教学和良好的学风让学生升学旅程更顺利,在2021年的专升本考试中,该校共有1757名同学被全省各本科院校正式录取,其中公办院校1094人,占比64.5%,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企协同促发展
在多种教育形态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非常紧密。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对接产业、优化布局,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11月10日,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和武城院续签协议,学校增设地勤订单班。今年是双方开展交流合作的第9年,2013年起,学校每年选拔空乘专业学生进入东航实习,累计实习人数达350人;2016年,校企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实施“乘务订单班”的人才培养。
一周前,武城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首批“百舸计划”华为生态合作伙伴精英班学员顺利结课,结课当日,华为公司在该校的专场招聘会举行,企业面试官纷纷反馈:“学生基础扎实、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符合用人需求,我们的招聘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目前,武城院已与40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牵头组建、运行区域性职教集团6个,开办订单班及冠名班80个,新建就业基地6个。与华中数控、长江鲲鹏、东湖高新、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协同双元育人。在校企合作的加持下,越来越多企业主动和学校联络,招聘优秀毕业生,充实企业人才力量。
近3年,在学校招生就业指导处、教学学院和企业的三方合力下,该校就业率稳定在97%左右,在省内高职院校中稳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