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创新策源,武汉迈向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2/06/08 创新 浏览:90
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内首个400G硅光模块、国内最大功率10万瓦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全球首颗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水稻转基因重组生产人血清白蛋白……
5年来,一项项全球领先、全国首创的重大科技成果,从武汉涌现。
武汉,坐拥92所高校,81名院士,130万在校大学生。科教优势,是武汉最核心的优势,也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新发展理念,创新是第一位的。武汉始终把科教人才优势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东湖科学城“每天不一样”
5月30日,艳阳高照,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的光谷科学岛一派繁忙。近百台挖掘机来回穿梭,混凝土浇筑如火如荼,数百名建设者挥汗如雨、奋战一线。
挂图作战、对表施工、现地履职,各建设队伍你追我赶,东湖科学城建设攻坚热潮一浪接着一浪。
2021年,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启动,面向全球创新策源,加速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聚一切资源和力量,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东湖科学城前线指挥部、组建攻坚突击队。
指挥部每月现场调度,专班住进“铁棚”办公,拆迁、基建、规划、项目各专责小组分头扎进工地,制定核心区6类共计169项任务清单……
眼下,东湖科学城正每天不一样、每季大变样。
中建三局东湖科学城建设现场指挥部执行指挥长周必成介绍,目前光谷科学岛主干道“一纵两横一环”已全面开建,年内将互联互通。
“除基础设施外,科学城核心区大科学装置、科学社区等项目加紧推进。”东湖科学城前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等7个技术创新中心正式组建;珞珈实验室聘任21位首席科学家和兼职研究员,立项科研项目20余项,“启明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江城实验室新策划科研项目10项,集成电路中试服务平台已启动中试服务。
数字建造、智能数控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光纤激光器等多个省级产业创新联合体获批组建;武汉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营,武汉量子院启动建设,武汉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
1800多个平台当好创新“阶梯”
科创平台,是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的重要载体。
在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陶光明教授正带领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在智能织物等前沿领域攻坚。
眼下,该中心产出的智能感知床单、可穿戴情感机器人等多个成果已基本成型,有望在武汉落地。
如今,包括光谷实验室在内的7个湖北实验室加速在汉发展,努力在优势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
“同时,我们积极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各类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推动生产线上搞科研、实验室里谋转化成势见效。”武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创平台正在武汉加速形成。
在长飞光纤公司,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无人驾驶开发特殊的车载雷达用光组件。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湖北省光纤激光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锐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睿芯联合研发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1828个,其中国家级148个、省级1020个、市级660个。
连续5年人才净流入
5月27日,武汉经开区发布人才强区政策“黄金十条”,从人才引育、服务配套等方面,为九大类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其中,对战略科技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资助。
连续5年,武汉人才净流入,173万青年选择留汉。仅2021年,留汉大学生就有34.52万人。
人才,第一资源。近5年来,武汉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城市与人才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率先实行大学生零门槛落户新政,创新推出人才举荐制度,组建武汉人才集团,用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人才资源转化成效稳步显现。开展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校友资智回汉。
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打造院士墙、人才公园,“汉漾青年”活力涌动,加大人才褒奖力度,增强聚才留才软实力。
“能感觉到,武汉的产业环境、营商环境都越来越好,城市的教育、医疗、生活配套也不断完善,这几年,回流和留汉的人才明显变多了。”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轻的系统专家周圆圆表示。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2022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新发职位排名中,武汉位居15个新一线城市第4位,中高端人才投递占比排名中,武汉位居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