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湖北保康:“三进三解”办实事 为民服务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1/12/24 新闻 浏览:67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坚持聚焦群众所急所思所盼,以“三进三解”为载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民生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群众期盼、普遍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小切口、影响大、能办到、群众直接受益”的要求,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保康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进农村,帮基层解难
紧扣“三个坚持”,围绕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群众“急难愁盼”,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发展为要,为加快乡村振兴解难。通过改造农村路、打造旅游路、提升产业路,改扩建各类农村公路410多公里;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建设,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路85.3公里。以县乡客运班线为基础,开通12条农村短途客运,组建便民出租服务车队,辖区农村客运网络全面形成,3万多名群众坐上了方便车。全县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110处,惠及群众24万余人。建成移动5G基站79个,实现对保康县城以及乡镇主街区的覆盖,“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启动。以镇级物流快递超市为中心,新建60家村级物流示范网点、17家“三农服务社”、4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边远山区群众实现“网上购物、田头销售”梦想。
坚持多措助力,为农业产业发展解难。制定脱贫产业发展扶持实施方案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链推进产业振兴实施意见,保持产业帮扶政策连续性。组织6600余名党员干部持续与2.9万户脱贫户结对帮扶,围绕产业脱贫,突出抓好茶叶、蔬菜、核桃等五大产业链,全县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高山蔬莱避雨栽培技术,全县高山蔬莱产业从强到特、从特到优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媒体开设“农技云课堂”等专栏,组织“土专家”用本地方言线上为农民群众讲解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0771人次,搭建“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全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新增3万余人。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115户5016万元,累计贷款总额达到5.87亿元。
坚持民生为本,为群众就医就学解难。依托“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各种类型义诊20余场次,服务农村群众5000多人次,免费发放药品约2万多元、宣传手册及宣传资料近2万份。为779名贫困糖尿病患者、7055名贫困高血压患者实施门诊免费药物治疗。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达到308家,组建专业家庭医生团队69个,累计完成签约187808人,切实方便农村群众就近就医。启动“希望家园”项目,在全县11个乡镇开办“希望家园”项目点13个,对接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51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心理关爱等公益服务,解决暑期农村学生无人看管、辅导等问题。推进“文化小康”建设,全县11个乡镇276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全部达到有文化活动室、有文化广场等“七有”,并高标准建有农家书屋,每家书屋藏书均达到1500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276家“数字农家书屋”,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让农村群众也能通过手机享受智能化、便捷化的高品质数字阅读服务。
进社区,帮居民解忧
紧扣“三个聚焦”,重点优化社会服务,精准对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民心所向,积极谋发展、解难事、惠民生,把一张张居民需求的“民生清单”变成群众受益的“幸福账单”。
聚焦“难点”:开展清单式服务,为基层社会治理解忧。积极构建“党建+网格+治理+服务”的基层组织工作体系,依托城区社区党委成立5个“双报到”党总支,结合网格划分设立136个“双报到”党支部,以小区、楼栋为单位,划为546个“双报到”党小组,89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全部纳入“双报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形成“服务清单”,精准提供服务,通过积极协调各小区自治小组、自管会、业委会“三方共治”,清单内容已完成销户1300余项。全县576支志愿服务队,6820名机关党员常态化开展社区“双报到”,参与协助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苗注射、反诈禁毒宣传、天然气安全隐患排查、用水用电安全检测、社区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
聚焦“重点”:开展针对性服务,为特殊重点群体解难。保康山城空间狭小,受限于现有桥梁通行能力,清溪河两岸交通拥堵是常态,特别是城区唯一一所初级中学位于河西,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交通严重拥堵。县委决定在清溪河城区段新建3座桥梁,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交通压力。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服务,积极争取资助政策支持,为残疾学生精准发放国家政策性补助689人次、37万元,争取社会资助20多万元、资助学生430多人次,发放生活和康复辅具130件、学生装和普通服装128套,为网络直播送教学生免费发放平板电脑15部,向31名学生每月免费开通网络流量20G,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为7963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最低缴费档次养老保险79.63万元。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6个、“司机之家”9个,为5000多名户外劳动者群体提供温馨服务。全县推动根治欠薪,累计为6391名农民工追回欠薪7439.40万元,银行累计代发农民工工资15094人次6899.25万元。
聚焦“痛点”:彻底整治“脏乱差”,为打造靓丽山城“破冰”。居民楼顶平台搭建的构筑物,既有损城市整体形象、影响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又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顺应民意,县委响亮提出开展“楼顶革命”,主要领导领办项目,全面打响楼顶环境整治攻坚战,完成整改面积200132.35平方米,不仅解决了居民隔热防漏的实际需求,消除了安全隐患和脏乱差问题,而且实现了楼顶平台的颜色统一、风格统一,打造了一道靓丽的城市天际线。集中力量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城市建设“渣土飞扬”等难题,城区66万平方米区域保洁率达到100%。对城区污水管网排查整修30余处,完善污水管网配套设施1.2公里,服务城区面积达13.95平方千米,目前工程已完工,污水处理收集率达到93%以上。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优先启动改造29个停车难、雨污水堵塞、环卫设施差、小区治安无保障等基础设施落后的老旧小区,涉及楼栋95栋、1841户,改造建筑面积19.55万平方米,让“旧”小区呈现“新”面貌,“老”居民过上“新”生活。全面开展城区“弱电线路”治理工作,推进弱电入地埋设、线缆梳理和清除“空中飞线”“蜘蛛网”,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
进企业,帮市场主体解困
紧扣“三个服务”,重点促进“百名干部进百企”,围绕化解企业发展难题、群众办事痛点,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精心服务,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扎实推进“百名干部进百企”,32名县领导、66名部门“一把手”和93名部门驻企联络员包保全县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围绕政策落实、政务服务等问题,切实为企业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通过纾困解难,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企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1至10月,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5.84亿元,同比增长26.72%。
精准服务,当好“有呼必应”的“店小二”。力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窗通办”“一证通用”服务模式,专门预算20万元用于免费邮寄证照服务,免费邮寄证照2万余份;对新办企业免费刻制赠送一套五枚印章服务,目前已免费赠送300余套。精准开展靶向服务,为企业“支招献策”,切实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精细服务,激活市场主体“源动力”。县财政、税务、住建、商务、交通、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在便民利企上持续用力,围绕“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压缩行政审批办理时限达70%以上,“减材料”比例达34.80%,优化1212项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其中824项仅需一步即可完成审批。全面推行企业注册“一次办”、小餐饮许可“马上办”、企业注销“简易办”、信用修复“规范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全面推行远程视频查勘,将食品经营许可等8项高频审批事项委托下放乡镇政务服务中心,镇村已累计快捷办理1000余件。通过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和与异地通办政务服务大厅合作的方式在全市首创综合受理平台授权异地使用模式,推行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快捷办、“异地窗口”帮代办“综窗互认”授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