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式亮相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今天,每一款新车的发布都承载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与革新。鸿蒙智行以其独特的科技视角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不断推新、创新。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AITO问界2年5个...
-
科技普惠余承东力荐,国民SUV问界新M7 Pro将于8月2...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一款集智能科技与舒适驾乘于一身的国民SUV新成员——问界新M7 Pro,正蓄势待发,准备在8月26日的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大放异彩。作为问界M7系列的最新成员,问界新M7 Pr...
-
携手缔造奇迹!问界40万下线,华为携手赛力斯共绘...
AITO问界再次展示了“问界速度”。7月29日,随着第40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问界不仅成为最快达成此成就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在短短28个月内,书写了一段行业传奇。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
-
真性情碰撞直播舞台,华为非凡历程背后的故事震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访谈在华为松山湖基地举行,吸引了超过60万网友的在线观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携手“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共同为观众揭开了华为在智能汽车...
-
“双智天花板”也有“宝藏实力”,问界M5停车楼3600°速...
说起新能源汽车,很少有人将其与“操控性能”联想在一起。但问界M5就曾经大秀性能实力,一举打破了这一偏见——AITO官方曾邀请赛车手刘泽煊和汽车博主玩车女神,驾驶问界M5在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完成了行业...
湖北鹤峰:在龙坪村觅人间烟火味
发布时间:2022/01/19 新闻 浏览:106
龙坪村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燕子镇较为偏远的一个村,山大人稀,沟壑纵横,坡陡难行,地势落差大。1992年以前,该村既不通公路,也不通电。世世代代肩挑背驮,年年岁岁桐油灯,是全村人生活的写照。2014年,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村支部书记田芳美与村支“两委”调整思路,确定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发展油茶、中蜂两大产业,巩固茶叶、箬叶等传统产业,全力打造生态、有机、绿色产品,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收入。
大石磨人家的烟火传承
寻得好天气,我们一行3人,驱车前往龙坪村。在村东北边的陡坡上,有一个小平台,叫大石磨。
也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从何处飞来的一方巨石,像一盘能够辗米磨面的大石磨,定定地落在半山腰,所以这地方因此而得名。
住在大石磨旁的是一户从湖南迁徙至此的周姓人家。77岁的周学云老人正在不远处的地里干活。天气很好,周学云老人浑身是泥土,看见我们到来,他放下手里的活,和我们打招呼。
周学云75岁的老伴围着灶台,在厨房操持着。从土灶里冒出的青烟在瓦屋顶上氤氲。倒贴着福字的大门外,穿着鲜红服饰的小孙女在玩手机,她身旁的一只小狗围着我们汪汪叫个不停。
正屋旁边的吊脚楼里,躺着三头大肥猪,每头猪的重量都在150公斤左右。听见有响动,三头猪吃力地站起来,张着戴有检疫标志的大耳朵,嘴里哼个不停。能有3头大肥猪,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两位老人泥里水里,辛勤劳动,千瓢食,万瓢糠,才喂养了这三头肥猪。
周学云说,春夏两季,雨水多,受风灾、洪涝的影响,村里人家收成整体上不是很好。在周家老屋的阳台上、走道里、横梁上、川斗上,吊着一串一串金黄的玉米。夕阳洒在玉米粒上,就像一张张数不清的笑脸,让人温暖。玉米串下,朝南放着几只蜂桶,蜜蜂进进出出,呈现出一幅甜蜜而忙碌的画面。
屋外的柿子树上,挂着红彤彤的柿子。柿子们弯下腰,低着头,和架子上的南瓜、草丛里的冬瓜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说着遥远的故事。
我们夸奖老人家发财了。老人平实地说:“莫说年纪大了,就是青壮年,靠种田和养猪真发不了财,但只要勤劳,饭有吃的,肉也有吃的。”
大石磨周边布满藤蔓,开满野花,古木成群,翠竹成林,几人合抱的古银杏、古槐树上都挂着林业部门的牌子。有一棵古槐树上的牌子显示这棵树的树龄有200年。
站立在200年古槐树下的大石磨旁,周大爷带着几分骄傲地说,以前从北京来了一个大人物,前后左右转一转,看大石磨,看老瓦屋,看古楠树、古银杏树,然后叮嘱他老屋不能拆,古树不能砍。周大爷说,古树不砍,也没人敢动,只是这木屋是几代人的家,住着冬暖夏凉,保护起来不容易。往后的青年人不会再造瓦屋了,儿女们都在外买了房,我们走了,谁来保护?
上车离去,听同行的牧羊哥介绍说,周大爷是个能干的人,年轻时可了不得,当过七八年村支书哩。现在虽然老了,仍精神矍铄,儿女们虽然不在身边,老两口仍然把家打理得有条有理。另一位姓黄的同行说,乡村瓦屋的命运,烟火传承,全系在这一代老人身上了。
野岭上的独居老人
离开大石磨人家,行走在山脚下的乡村公路上。远望,高处耸立着一幢大瓦屋。有鸡鸣狗吠,显然是烟火人家。踏野草、踩黄叶、披荆棘,沿入户公路上行千余米,我们来到一幢大瓦屋前。
狗系着铁链,吠声不断。
大门敞开,陋室空堂,场坝无鸡,圈内无猪。
看木板壁上的信息,户主叫梅艾之。
良久,一位老者从田间走过来。交谈得知他就是主人梅艾之,已是古稀之年,前年丧偶,现一人居住。
梅艾之当年也是村里的干部,育有两男四女,在当地属于兴旺人家。老人叹息,长子和四个女儿已异地安家,不用操心,只是次子不成器,离异后一人外出打工多年,长年不归,有一女儿跟随他生活。如今孙女已考取大学,上学时还得到过帮扶部门的捐赠。
梅艾之告诉我们,他跟周学云是连襟,也曾任村里的干部十余年,现在年补助费千余元,另有老年补助千余元,过日子不用愁。
见篾箕里有蜂巢,我们便询问老人取了多少蜜。老人说,养了几桶蜂,但由于雨水多,花开得不好,没有取到太多的蜜。走进厨房,里面收拾得很干净,柴米油盐样样俱全。
夕阳西下,我们和老人在刚刚换过瓦的老屋前交谈良久。平时难得有人上门,今天有人上山来访,老人格外高兴。
如数家珍话村情
在这次去之前,我曾到过龙坪村。在走访中,耳闻村支书是一位女性,叫田芳美,60多岁,任职长达20多年,但一直没见过面。
这次从龙坪村回来,整理图片资料时,便给田书记打电话,想补充了解一些村情。电话一打,居然通了。田书记说她在车上,不便说话,等会儿就回过来。
第二天上午,田书记带着几分歉意说,昨晚上事多,一忙,就忘记了,电话回迟了,对不起。田书记告诉我,龙坪村境内多悬崖峭壁,原本叫龙子坪,其实没有坪,是老辈人许下的愿望。龙坪村境内有三座大山:马踪岭、杉木尖、熊子湾。
我说,这些山我都走过,只是叫不上名字。田书记说,村里空巢老人多,青年一代出去了,都在外地买房安家,村里没有以往热闹了。她还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第一位的,希望年轻人能回乡创业。
1992年,37岁的田芳美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
田芳美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龙坪村村民的用电问题。
1994年,她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更加坚定了她为村民办实事的信念。
电通了,路通了,可村民饮水难题一直是田芳美的另一块心病。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全村群众的饮水难题基本解决。田书记还给我讲了许多村情,每家每户都有一本经,而她却如数家珍。
说起村里将来的发展,田书记信心满满,全村有遍山的箬叶,有几千亩野生白茶,有多种经济林木,是蜜蜂养殖的家园。
龙坪村脚下是沈家河,当年物资的集散中心。同时,该村坐北朝南,阳光充足,林木葱绿,五谷皆宜,又有旅游资源,是适宜人居的好地方,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