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武汉园博园“棕地修复”经验持续向外输出

新闻

“放歌大武陵 谱写新篇章” 2023武陵山原生民歌音乐盛典来啦! “放歌大武陵 谱写新篇章” 2023武陵山原生民歌音乐...

为全面推动大武陵区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武汉园博园“棕地修复”经验持续向外输出

发布时间:2022/06/02 新闻 浏览:27

5月28日,武汉市民邓先生慕名前往荆门园博园游玩,参加湖北省第三届(荆门)园林博览会。

徜徉于荆风楚韵、大美园林,细心的他发现,“荆门园博园的建设理念与武汉园博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在废弃煤矿采空区、建筑垃圾填埋场上建成,后者则是在城市生活垃圾山上建成。”

“两者确实都是在‘城市伤疤上建园博’,‘棕地修复’的生态理念一脉相承。”这两届园博会的总设计方——武汉城建集团旗下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简称“武汉园林院”)董事长让余敏表示,2015年以来,凭借在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中的出色表现,该院已承接了全国、全省多场园博会的设计、咨询工作,持续向外输出武汉园博“棕地修复”的经验和理念。

18年园博经验积累丰厚实力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共同举办,是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盛会。

2004年,武汉园林院承接了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园林博览会中湖北园的设计工作,成功让荆楚园林在中国园林大舞台上亮相。此后,该院先后参与设计了厦门、济南、重庆、北京、武汉、郑州、南宁、徐州等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及昆明、唐山两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武汉园。

在2015年武汉园博会中,武汉园林院担任了整个园博园的总体设计和十余个城市展园的详细设计,根据“棕地修复”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垃圾场上建园博”的生态理念。

让余敏介绍,“棕地”又称棕色地块,通常指工矿企业或市政设施关闭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场地,因环境污染而被闲置或遗弃,属于“城市伤疤地”。

武汉园博园主体部分原是武汉最大的单体垃圾场——金口垃圾场。通过“垃圾治理使废地变宝地”“海绵园区使臭水变清流”“生态织补使割裂变融合”“乡土植物使单一变多样”等措施,最终变成美轮美奂的园博会主会场,探索出一条极具创新示范意义的城市生态修复路径。

该项目因此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IFLA亚太地区自然保护类优秀奖,并助力武汉市获得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40城市气候领袖群城市奖”、第四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等荣誉。

助合肥竞得园博会主办权

武汉园博园项目取得成功后,武汉园林院开始向外输出园博设计经验。

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启动园博会竞办工作,武汉园林院受邀为其申办规划“把脉”。

结合住建部“转型办园博”的总体要求以及合肥市既有条件,武汉园林院按照“棕地修复”理念,为合肥市提炼出“利用停用机场建设园博园”的突出亮点。

根据计划,合肥市将依托原骆岗机场老建筑群(17万平方米)实施城市更新改造,“不新建一平方米的建筑”,为群众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这一理念获得了住建部认可,帮助合肥市成功拿到了第十四届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主办权。

而在省内,武汉园林院先后承接了黄石、荆门两届园博会的总体设计和部分展园设计的工作,充分展示在园博设计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煤矿采空区上建荆门园博

5月20日,湖北省第三届(荆门)园林博览会正式开幕,“城市伤疤地上建园博”的“棕地修复”理念再度传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荆门园博园项目设计负责人、武汉园林院第七综合分院所长冉高军探访该园。

冉高军介绍,荆门园博园是在原矿山采空区基础上改造而成,采空区占地表面积约50公顷,大约占园博园总面积的36%。全园所有建筑物均合理避开采空区,并留足安全距离。采空区内以植物景观为主,通过削坡减载、护坡覆绿等手段,将原有废弃煤矿采空区、渣土填埋区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一座绿色惠民的城市公园。

其中九曲花谷景点最具代表性。冉高军说,该景点的设计以恢复植被、修复生态为理念,清除现有混凝土硬化护坡,再利用植物造景,用大丽花、醉蝶花、柳叶马鞭草等开花地被打造复合型特色花谷,沿山坡山谷布置生态植草格园路——九曲花径,成为一处具有生态修复示范意义的景点。

湖北省住建厅负责人评价,荆门园博园通过矿坑修复、疤痕治理、循环利用、生境连接,将原矿山采空区打造成集园博展览、海绵城市技术应用、智慧园博应用、绿色建筑应用、节约型园林技术利用、自然林地与乡野观赏植被恢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绿地和矿坑花园,塑造了“棕地修复”的湖北样板。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