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华为携手发布行业白皮书,鸿蒙智行200万次避险彰显...
当前,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正推动智能汽车飞速前行。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智驾辅助领域的深耕,让智能辅助出行从设想逐步走进现实,鸿蒙智行便是典型体现。然而,随着该...
-
智驾技术白皮书发布,行业价值从“参数竞赛”回归到“...
2025年7月8日,北京一场汇集行业顶尖力量的研讨会悄然举行。中汽中心、清华大学、华为共同发布了三方联合撰写的《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这场看似平常的技术会议背后,隐藏着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
-
问界M9 OTA升级:30+项新升级功能,智慧出行再进化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需求。2025年6月17日,问界M9迎来新一轮OTA升级,覆盖30+项新功能,从智驾领航辅助到泊车体验,再到智能座舱的优化,全面提升了用户的出行体验。此次升级...
-
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SUV该怎么选?问界新M5 Ultra给...
在20万级SUV市场中,年轻人选车的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颜值在线,又要驾驶带感,还得智能便捷。而问界新M5 Ultra,恰好完美契合这些需求。它不仅以出众的外观配色吸引目光,更以卓越的驾控性能和先进的智能...
-
从“手工迷信”到“科技信仰”:尊界S800如何让豪华回...
在超豪华汽车市场,西方品牌凭借“百年传承”与“手工匠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将中国汽车长期压制在中低端领域。劳斯莱斯的手工皮革座椅、宾利的百年胡桃木内饰,这些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标签,成为中国品牌难以逾...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发布时间:2023/01/21 新闻 浏览:316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份。
兔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荆楚大地处处喜庆热闹。
年味最佳氛围组上线了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叶阳和刘锦龙领到了省图的春联福袋,“春联贴到大门上,年味就来了。”83岁的曹老先生,一大早就从汉阳赶了过来,他已经连续4年参加领春联活动:“春节前到省图领春联,已是我的习惯了。”读者方女士是第2年领到省图的春联,她表示,书法家写的春联不仅有新春的氛围,更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她已经开始练毛笔字了。
1月9日,省文联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来到建始县高坪镇青花社区。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为当地居民书写春联。大家早早地在花硒谷广场排好长队,青花社区居民邓辉英笑着说:“往年都是到街上去买印好的春联,今年省里来的书法家现场给我们写,这不仅仅是送春联,还是送福气。”
1月15日,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和清在武汉地铁7号线三阳路站,参加“书法名家地铁送春联”活动,为乘客们书写春联。市民郭量峰说:“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平时喜欢临摹字帖,今天带儿子坐地铁经过三阳路站,正好看见有书法家写春联,立刻过来观摩,刚才已经看大师写字看了好久。”等了10余分钟,郭量峰终于领到一副他盼望已久的大师手写春联。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人新年特有的仪式感。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约1700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3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王安石看来,春联的前身桃符就是迎新辞旧的标志性操作,21世纪的春联依然是新春年味的营造者。
“国粹在民间”的全民传承实践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大诗人陆游酒都不喝了,要提笔写春联。今天,陆游的同好不在少数。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湖北省楹联学会举办的第五届书香联萃迎新春楹联创作大奖赛,日前评出优胜作品,持续1个月的大赛收到来自江苏、辽宁、河北、湖北、江西、广东、甘肃、广西、云南等30个省份1000多位联家的3000余副楹联作品。
省图古籍与地方文献部工作人员柳巍参与了5届楹联创作大奖赛的组织工作。他介绍,自2019年以来举办的五届大奖赛,每届均有1000余位联家投稿,每届征集楹联作品都超过3000副。参赛的既有全国知名的联家,也有许多楹联爱好者。
“联萃书香,将千载人文,写成福字迎来喜;笔开墨韵,着万般气象,荡起和风化作春”“翻页若花开,一缕书香,唤醒诗心春有韵;挥毫将岁贺,两行联语,描圆国梦墨生辉”“汲古融今,万卷诗书开眼界;闻香悟道,千秋家国上心头。”“围炉煮酒,品世味千般,独钟年味;展卷读春,纵花香万缕,最爱书香”……这些是历届大赛的优胜作品。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万峥嵘说,这些优秀作品有共同之处,找到了让作品升华的关窍,比如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碰撞,内心与外在的元素贯通,个人与国家的情感交融等,这些因素往往会成为一副优秀楹联作品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万峥嵘说,楹联习俗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而春联作为其中最为喜闻乐见、最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连续五届的创作大赛,就是“国粹在民间”最好的践行,借着每年老百姓最盛大的节日,将这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有机地结合起来,全社会参与进来,春节气氛高涨上去,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高度融合,深刻的民族文化记忆就有了传承和创新,有了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