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新闻

问界M5操控有多强?行业首次3600°速倒刷圈是最好的证明  问界M5操控有多强?行业首次3600°速倒刷圈是最好的...

日前,有着“魔鬼停车楼”之称的上海宝山旋转停车楼迎来了一场3600°速倒刷圈挑战。本次挑战由赛车手刘泽煊...

  • “放歌大武陵 谱写新篇章” 2023武陵山原生民歌音乐...

    为全面推动大武陵区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指导,渝鄂川三省(市)文旅部门共同主办的2023武陵山原生民歌大赛将于11月1...

  • 江享科技集团出席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9月4日,2023武汉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出席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出席,市领导杨玲、刘子清、曾晟、张俊...

  • 湖北武汉:“福兔”“雄狮”闹东湖

    锣鼓声声龙狮舞,张灯结彩闹新春。1月23日大年初二,赏舞狮、逛市集、赢好礼、乐萌宠,东湖绿道年味浓。 当日上午,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敲锣声,东湖绿道湖光序曲广场“空降”中国传统民间习俗醒狮舞龙,或翻腾或跳...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发布时间:2023/01/27 新闻 浏览:81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20万元“买”来一个教训

泡黄豆,磨成粉,制成3大桶豆浆,缓缓倒入虾稻田。王华蹲在田边,静静观察小龙虾的表现。

“喝豆浆,太奢侈了吧?”记者小声问。

“等春节一过,虾苗就可以大量出售,这点投入算不了什么。”王华一笑。

宝湾村是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22年前,王华就和大伙一起尝试虾稻共作。

王华介绍,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为小龙虾提供充足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生物肥,形成一个生态循环链,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

起初几年,小龙虾长势很好,价格也不错。村民纷纷挖沟养虾,宝湾村虾稻共作种植面积一下子增加到2000亩。

渐渐地,大家发现,小龙虾生长速度放缓,个头不大,死亡率上升。

2008年,宝湾村的小龙虾几乎无人问津。王华种了300亩虾稻田,亏了20万元。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很快,答案浮出水面:因小龙虾行情好,村民过度投放虾苗,导致水中排泄物过多,超出水体负荷。另一方面,水草不够“吃”,虾苗生长缺乏营养。

“说到底,是打破了稻田里的生态平衡。”王华说。

喝“豆浆”的小龙虾卖得俏

怎样解决问题?村民们决定赴江苏等地学习经验。

回来后,村民们根据稻田面积大小,测算小龙虾投放数量,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水稻和小龙虾的和谐共生。

村民们从外面引进伊乐藻、金鱼藻等水草,栽种在虾稻田的围沟里,水草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吸收水中不断产生的氨氮、二氧化碳及部分有机分解物,使pH值保持在中性偏碱的范围内,有利于小龙虾生长。

饲养方法也在不断调整。村民试着投喂蔬菜叶、瓜果皮、小麦、玉米、豆粕等,边投喂边观察,最终,大家发现,小龙虾对豆粕的吸收表现最佳。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养出的小龙虾个头大、底面干净、肉质Q弹。”王华如数家珍。

担心虾苗难以消化豆粕,村民将大豆磨成粉,制成豆浆,撒在围沟里。

王华给算了一笔账:大豆每公斤6元,一亩田大约需要成本30元。而虾苗每公斤售价近60元。相比之下,小龙虾“喝豆浆”并不奢侈。

尝到甜头,村民越来越上心。当气温升高时,村民还会在“豆浆”里加入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给小龙虾强身健体。

每年3月,宝湾村村民卖一季早虾苗,6月再卖一季成品虾。喝“豆浆”的小龙虾卖得俏,售价比市场均价每公斤高出2元以上。

保护生态成为“村民自觉”

“只有好环境,才能养出好虾子。”宝湾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文节介绍,2018年,村里成立虾稻共作合作社,制定种养技术规范,出台“五不准”规定:不准投喂快长剂、农药等违禁药品,不准高密度投放虾苗,不准重虾轻稻……

村民诸梅红有12亩虾稻田,今年70岁的他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开始学习新的养虾技术。

每年冬季,合作社组织村民清理沟渠,修砌生态护坡,守护一方水土。

以往,装了化肥饲料的纤维袋和白色塑料膜,田埂上随处可见,如今,村民会小心地将塑料袋和白膜收起来,集中放置在村头的垃圾中转站。

“以前农民习惯焚烧秸秆,现在普遍采用机械还田法,没有大气污染,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积玉口镇水产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姚述坤说。

宝湾村的虾稻共作生态模式声名远扬,各地慕名前来取经。采访当日,“中国虾稻连作第一人”、宝湾村村民刘主权受安徽蒙城县农业部门邀请,给当地农民传经送宝。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