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湖北潜江宝湾村:小龙虾“喝豆浆”
过了腊八,江汉平原年味渐浓。 每天清晨,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王华早早起床,为虾苗磨好豆浆。 小龙虾“喝豆浆”,究竟是怎么回事? 1月10日,带着好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宝湾村的虾稻田里...
-
春韵叠成墨韵 写成福字迎来喜
1月17日,腊月廿六,湖北省图书馆中庭人头攒动,前来领取春联福袋的读者们排起长队。这是省图连续第5年在春节前夕举办“书香联萃”迎新春送万“福”文化惠民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共送出春联福袋等新春礼品500余...
-
在长江游轮上赏花灯 移动式庙会梦回唐宋
赶一场喜庆热闹的庙会,看五彩斑斓的花灯,是很多“老武汉”记忆中最有年味的事。而在2023年春节假期,江城游客将迎来独一份的移动式庙会,体验独属武汉的庙会+灯光秀的新春仪式感。 1月18日,汉口江滩边的23号...
-
2022年湖北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1月11日,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
-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
近日,湖北生物多样性调查传出喜讯——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密纹矍眼蝶。据悉,密纹矍眼蝶为《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且属于易危等级。 此次调查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
湖北武汉:打造人工智能“领头雁”城市
发布时间:2021/12/21 科技 浏览:1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全国首个具备公共服务性质的算力基础设施;武汉大学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图计算机在国际图计算比赛中获得全球冠军……
科技部于12月18日在汉召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工作推进座谈会”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欣喜感到,作为18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典型代表,武汉一年来的建设进展表现“亮眼”。
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可提供的算力高达100P,相当于每秒十亿亿次的计算速度,堪称“神算子”。这是全国首个具备公共服务性质的算力基础设施。
由小米(武汉)公司牵头,联合省内73家人工智能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创立的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有力整合湖北全省人工智能产业界和科技界力量,引领和助推湖北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武汉中小学,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已在全市240所学校开展教学试点。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6家单位分别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打造一批智能社会治理的示范和样板,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9月科技部批复武汉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充分发挥湖北省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资源、产业发展和高端人才优势,着力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领头雁”城市。
武汉市有关领导介绍,武汉正发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院所研发优势,聚合企业资源,超前布局智能芯片、类脑智能计算、量子智能计算、自主无人智能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布局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研发数据深度搜索、知识深度学习等核心算法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芯片。同时,做大做强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打造全国算力网络系统的国家枢纽节点。
用科学方法推动智能社会发展
会上,北京、武汉、天津、杭州、广州全国五大试验区代表就建立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构建基于智能算力平台的创新高地、以重大应用场景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助力打造未来城市新样板、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为主题,进行线上分享汇报。合肥、重庆等全国13个试验区代表就各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情况进行现场交流。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试验区集聚产业资源优势,强化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2020年试验区范围内人工智能上市企业数量达153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1.3万亿元,形成系列特色产业集群。
据悉,下一步,武汉将在科技部的指导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应用,争创全国先行先试和应用示范的样板,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技术先导区、产业重要增长极和应用示范先行区。